[济南日报]市中“公益岗”助力毕业生“撑杆跳”

发布日期:2013-09-06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南日报讯(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朱振)9月2日,市中区82名未就业毕业生正式走上35个单位部门的大学生公益岗。

  这个由区政府购买、3年为限、每名毕业生只能享受一次的公益岗,能否作为一个就业“中转站”,帮助今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走出短期困境,能否成为他们长远发展的起跳支撑点?记者近日为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政府援助激励毕业生“自助”

  “市中区作为我市的中心城区,既是生源大区,也是外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汇集地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王伊凡告诉记者,“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援助,缓解就业压力,积累工作经验,促进“中转就业”和稳定就业,市中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主要面向市中常驻户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公益岗可以说是一个就业准备期,就业缓冲期,为毕业生“蓄势发力”提供一个平台。

  7月初,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区内单位的用人需求情况进行了摸底,专门召开各街道人社中心主任会议,要求把公益岗招募的通知传达给辖区内每一名符合条件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截至7月底,共有百余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前来报名。整个招聘录用程序都确保公开透明,针对岗位特点,采取资格审查、面试、岗前培训等不同方式对接受公益岗援助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录用测试。9月2日,82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在35个单位部门正式上岗。

  不同于安置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一般性公益岗位,大学生公益岗主要指各级政府为缓解择业期内毕业生就业压力所投资开发的临时性救济岗位。公益岗不是“避风港”,在享受最长期限为3年的政府就业援助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如何增强“自助”能力,学会为自己的未来买单,是毕业生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大学生公益岗有多少“营养”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都曾为缓解毕业生就业推行过公益性援助措施,但公益岗位并未受到“热捧”。不过市中区大学生公益岗却颇受青睐,9月2日上岗的82名毕业生当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就有5人。

  目前已上岗、在市中区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的阮晓亭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公益岗位,是因为刚毕业时错过了一些就业机会,自己又很喜欢新闻宣传工作,这个岗位正好为她提供了进入这个行业锻炼成长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市中区大学生公益岗之所以受欢迎,与收入待遇也有一定关系。今年公益岗大学生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100元,费用全部由区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这笔钱对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并不算少。记者了解到,仅2012年市中区第一批大学生公益岗就解决了30个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岗位分配上,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安排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公益岗毕业生有平台充分锻炼自己,以便为日后寻求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增添砝码。”王伊凡告诉记者。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它既帮助低保、特困家庭毕业生解决了就业难题,也为这些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接触社会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机会,为他们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这个岗位文化氛围比较好,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更适合我的性格,工作和学习上也能得到提高,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近日在王官庄街道办事处计生科公益岗上岗的范羽雪告诉记者。

  公益岗是“跳板”更是“加油站”

  截至目前,市中区全部在岗的公益岗大学生有240人,经过公益岗这块平台的锤炼,部分毕业生已完成了“撑杆跳”,有的考取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有的去了国企、民企,有的自己做起了老板。

  大学生公益岗是个缓冲平台,更是一个训练场。如何让在岗大学生做好公益岗期间的工作,又能以此为平台完成“撑杆跳”,实现更加理想的长期稳定就业?这是政策设计者和毕业生本人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从市中区安监局、档案局、城管局、法院、街道等多个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各设岗部门对这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总体表现较为满意。设岗部门的领导在工作和学习上对他们也很关心,让他们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并通过座谈交流的形式,来提高公益岗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社区工作人员少、年龄大的状况已难满足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街道社区已成为吸纳公益岗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市中区公开招募的公益岗毕业生更多地被充实到街道基层一线,他们将在更为广阔的平台锻炼和提升自己。“公益岗的大学生不仅干劲十足,而且有文化、有能力,综合素质比较高。”十六里河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能很快地熟悉并适应交代给他们的工作,既能让我们放心,也充分锻炼了他们自己。”

  “既然选择了公益性岗位,首先要有服务基层的意识,尊重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在王官庄街道综合科公益岗工作的李春晖说,“下一步,自己要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同时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争取早日实现先就业再择业。”

  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徐光平认为,公益岗是提供一个带薪的就业见习平台,它有效弥补了未就业毕业生离校与就业期间的空隙,有效缓冲了供求矛盾,从而为毕业生提供一段时间的缓冲准备期,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理想的长期稳定就业。与其他就业援助形式相比,大学生公益岗的开发,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新突破。

  在做好公益岗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下一步“另谋高就”加重砝码,这是绝大多数公益岗在岗毕业生的心理状态,而这也恰好与政策设计者的初衷不谋而合。(济南日报A8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