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市中区“深化落实学思干 提速增效一线看”系列报道之四 |
|||
|
|||
前不久,市中区民企服务驿站十六里河街道分站揭牌,“倾听心声解难题,凝心聚力促发展”服务民企面对面座谈会同步开展,切实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多元化开展民企服务工作。这是市中区积极探索街道、园区、楼宇、商会协会网点服务模式,扩展民企服务范围的有力举措。伴随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市中区积极牵线搭桥,主动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提供人才、金融等8+N项服务,做到一站式助企,提供“对象全覆盖、支持全过程、政策全方位、响应全天候”的“四全”服务,全力打造“金牌营商环境”,更为市中区民营经济发展吹响“冲锋号”。 靠上贴心服务 和企业共同成长
如果将市场主体比作“鱼群”,那么驻地环境则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一池“活水”。眼下,市中区正着力建设山东能源互联网集聚区。“作为绿色能源行业的排头兵,泰维能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立足城镇天然气、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努力向社会贡献绿色能源,为助力能源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贡献泰维力量。”泰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希明深感振奋,“扎根市中十多年,政府的帮扶很多,光伏发电需要建立在屋顶,市中区帮我们联系产权单位,同时在办公场所、人才政策、用工等方面给予帮助,推动我们企业成长壮大。去年,我们在市中区的投资额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 前不久,市中区工商联企业家轮值“亲清小站”人社暖心服务行政策宣讲活动走进振邦大厦,依托“亲清小站”的政企纽带作用,搭建企业家学习平台,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我们着力打造智慧安防数字化平台,借助物联网、区块链、生物智能识别与分析,进行大数据汇聚与分析,最终实现科技保安、智慧保安、共享保安的创新安防服务与盈利模式。”对于未来发展,山东振邦保安有限责任公司市中分公司总经理王善永信心满满。 “全天候”亲商助企 让市场“鱼群”畅游“商海” 对于企业和人才来说,服务就是吸引力、凝聚力。市中区工商联在走访泰维能源集团时了解到,企业在申报“专精特新”时遇到困难。对此,市中区积极对接省、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助力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而专注于信息化领域的山东承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市中区的帮助下获评省级和市级“专精特新”、省级和市级瞪羚企业。“市中区各级部门帮我们联系合作伙伴,搭建平台引荐行业相关的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帮助。”山东承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市中区新增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省级瞪羚企业9家、市级瞪羚企业11家,获评数量创历史新高。“在辖区落地以来,我们深刻感受到来自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关心、关怀和支持,让我们工作生活感到舒心、舒适,有家的温暖、家的感觉。”在企业家看来,市中区这种开放性、主动性的服务姿态,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为加强对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市中区建立健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全区上下一盘棋、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将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投资促进局、区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都纳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按照全区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由区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牵头,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模式,成立工作专班重点推进,巩固提升全区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优势。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结合全区实际、区域功能整体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现状,市中区积极打造金融中心、数字中心、科创中心、能源中心等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阵地,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从“双招双引”、科技创新、互助合作、扶持培育、帮扶解困等各方面,鼓励支持产业链条中各类参与者以及产业发展的支撑因素,服务各类产业圈内企业,使产业要素之间实现共生、互生、再生和良好流动,发挥出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营商环境作“引擎” 跑出发展“加速度” 打造“倾听·语企相约”会客厅服务品牌,采取专项组织或“一事一议”方式宣讲惠企政策;打造全市首个“金融辅导窗口”,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线“亲清e站”平台,把企业反馈问题的入口设置在身边、手上;选派民营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建立“发展赋能、有呼快应、亲清同行”的“一对一”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常态化举办政银企对接及民企服务活动;成立市中区女企业家商会,引领并培育女企业家成为政治上有地位、事业上有作为、社会上有美誉度的优秀女企业家……从全力支持到贴心服务,带给企业满满获得感的,正是市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在举措。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