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优,不负“企”望 |
|||
|
|||
近日,一场“干货”满满的人才政策进园区宣讲活动在山东科创大厦成功举办,现场市中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等单位,向参会高校校友会、校友项目和园区人才企业重点推介了《济中城发招商地图》,以“面对面”“划重点”式解读辖区惠企及人才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向新向优的发展环境,受到一致好评。 这是市中区重点打造的“益企同行、园梦市中”惠企助企兴企活动之一,目前累计覆盖70余家园区企业和8家运营公司。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然成为市中区加快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的“磁吸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市中密码。 聚焦应用场景建设 释放“向新力” 丰富的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的办事效率,让市中区企业切实体验到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温暖、贴心。“市中区是能源产业高地,区委、区政府和区发改、工信、科技、投促等部门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照也非常多,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起来。”英集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良乾表示。目前,传统城市集中供热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逐步融入新型供热系统的各个环节,帮助供热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卓越运营。2022年,英集动力入驻市中区,加入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致力于为济南市、山东省能源系统构建智慧能源大脑,通过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帮助能源系统实现自主优化运行,进而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结合,英集动力全力构建“城市能源大脑”。 “目前,由英集动力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平台已经运用于众多场景,在民用供热、工业场景以及综合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感、可知、可查、可控,甚至是全自动、自适应的智慧化运行。”陈良乾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英集动力已深耕多年。“细微处”用功 构筑园区“硬”支撑在市中区,像英集动力一样,企业在优质营商环境的助推下发展壮大并不是个例。一直以来,不管是“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还是“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市中区都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呵护滋养着它们的成长。而对于一个地方的产业园区而言,优秀的营商环境更为园区发展提供“硬”支撑,进而吸引优秀企业入园,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提升园区竞争地位。今年以来,市中区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制定出台园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沟通联系服务企业等工作制度,聚焦全区五大主导产业及十大产业链群,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梳理各园区存量企业资源,挖掘出诺方电子科技、网宿科技、英集动力、鲁健医康等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链群优质项目清单,促进产业链群的集聚和抱团式发展。 为探索楼宇经济优化升级路径,市中区以街道为单位,成立工作组,对全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进行全面走访调研,理清鲁能国际中心、山东商会大厦、山东出版智能产业大厦等重点商务楼宇产业,协同楼宇运营公司找准招商方向,提前谋划招引对象,聚力培育特色产业楼宇,建立起园区中心牵头抓总、产业部门协同配合、街道办事处全力推进、区属平台企业提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体系,通过优化布局、产业引导、加强服务,全面提升市中楼宇产业能级。“小切口”破题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市中区点滴创新从“小切口”破题、“细微处”用功,“以点带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首个“金融辅导窗口”在市中区企业驿站揭牌成立;全省区县中率先牵头“省会经济圈”所辖六市中心城区成立“商事登记互认联盟”;打造全市首个以政务服务一线党员命名的工作室——“李亮工作室”,以“360”工作模式为引领,为企业群众提供行政审批业务兜底、企业发展全程助力等六大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中区针对新质生产力各个领域特点细化服务措施。聚焦工程建设项目落地—开工—竣备—运营全生命周期,强化部门协同、行业协同、业务领域协同,联合市、区两级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验收办证(照)一件事”,极大压缩项目开发建设投产周期,进一步节省企业群众办事成本。目前,已先后为兴隆公园东园项目、望岳路创意设计产业园建设项目等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和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以“软环境”锻造“硬实力”,从落实优惠政策的每一个细节,到创新服务举措的每一次尝试,再到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市中区正稳步推进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让这片土地成为吸引投资、激发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来源:济南宣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