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志愿服务精准滴灌,“五为”之举提升民生温度 |
|||
|
|||
一直以来,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改进保障民生、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聚力“五为”形成精准滴灌式服务,及时响应群众“急难愁盼”,把最暖心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 一、情暖夕阳红,为老有所依 街道延伸助老服务领域触角,做实做细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坚持品牌化引领,聚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社会效益高的志愿服务品牌,并成立了针对老年群体的特色队伍,为老人定制专属服务。 舜东社区推出“耆”乐融融特殊老年群体服务项目,开设“舜·有所依”长者支持计划、“舜·有所成”长者增能计划、“舜·有所乐”情绪提升计划三个板块内容,着力提高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今年聚焦老年群体普遍反映的“吃饭难”问题,通过链接资源开展爱心助餐行动,服务独居老人10余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配送上百顿午餐,让他们乐享幸福“食”光。 舜园社区“五彩志愿服务队”以五种颜色对应关爱、公益、环保、平安、文化五种服务项目,致力于为辖区居民群众特别是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营造了互助互爱的氛围,进一步拉近温暖贴心“邻”距离。 二、呵护成长路,为少有所学 街道把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重要抓手,整合社区、家委会、学校、企业机构等资源,在人员、阵地、活动等方面共建共享、互补互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素养提升等各方面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提供组团式服务。 发挥街道社工站、妇儿家园专业力量,为辖区青少年以及困境儿童提供知识科普、帮扶救助、道德建设、社会实践、亲子互动等公益性服务,进一步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暑期国学课堂、博物馆研学、衣物整理收纳等活动深受欢迎。 依托“校际联盟”,广泛吸纳高校志愿者队伍、返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我当一天网格员”“我当一天环卫工”等岗位体验“反哺”社区治理;与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加强共建,发挥“家校社”“家园社”平台协同育人作用,推动志愿资源与民生服务、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良好融合,与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舜耕小学、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等多家驻地单位签订“聚世we来”“小蝌蚪·心服务”“舜育向阳”等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方位发展。 三、帮扶显大爱,为困有所扶 注重把党员学习教育和为民服务办实事有机融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遗余力,在延伸和拓展服务内容上主动作为,依托“暖心民政”及专业社工,整合“双报到”单位、红色物业联盟、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等力量,激发服务活力,精准落实特殊群体关爱保障。 聚焦低保、特困、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积极探索特色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为其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在兜底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帮扶和技能帮扶,重大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联谊活动,丰富文化文艺供给,增强特殊群体的参与感、获得感,为辖区居民开设柳编、面点、短视频培训等课程,帮助掌握一技之长,让待岗人员和困难家庭有更多选择就业的机会,真正做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四、一路暖心行,为堵有所疏 实行资源“众筹”,抱团合作,深度挖掘辖区资源,广泛链接社会资源,联合专业社工定期为特定群体开展心理疏导课程。 例如,为帮助失独家庭早日走出困境,积极融入社会,定期举办“暖心行动”系列联谊团辅活动;中高考期间,针对考生及家长开展“升学规划”“考前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帮助调试心态、减压赋能,增添迎接中高考的信心;开学季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中小学生开展“做时间的主人”宣讲,以更好的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通过提供公益性、互助性支持,精准落实特定群体关爱保障,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五、志愿聚合力,为需有所应 以群众需求为“风向标”,推行“菜单式”服务,结合“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入户走访及板凳议事会、凉亭议事会等,广泛征集群众需求,以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方式,不断优化志愿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先后解决低保户门锁更换、玉函东区广场照明设施维修、危树修剪等民生实事100余件。 “文明家园”建设行动中,发动共建单位、文体队伍志愿者、老兵志愿队伍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非机动车辆停放整治,为居民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常态化举办“黄河大集”和公益集市,把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磨菜刀、理发、手机维修贴膜等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同时注重发挥“花样爷爷宣讲团”“四人议事组”等群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掘身边带头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群众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角。 下一步,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和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广泛开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活动,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文明。 (撰稿人:王凯旋;审核人:刘恒溪)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