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十四五”期间市中区金融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
|||
|
|||
|
“十四五”期间,中心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坚持“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的金融产业发展定位,推动金融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区累计引进金融项目105个,金融、类金融机构已达600余家,开展专题银企对接活动百余场,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政治根基。打造“金融聚力·服务先锋”党建品牌,不断壮大党员先锋服务队,建优建强战斗堡垒,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金融党建工作新格局,促进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提升,为市中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筑牢政治根基。 二是立足全面发展打造科创金融高地。深化纬二路--英雄山路金融商务服务功能,依托金融资源聚集优势,巩固发展以银行、保险、证券为典型代表的传统金融产业。培育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基金等类金融、新金融机构,加快推动望岳·智谷、济中智立方科创金融服务基地建设,完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打造金融发展的新驱动力。 三是多维协同发力推动招商量质齐升。严格落实招商工作责任制,金融服务专员多维发掘招商信息,积极谋划金融招商项目。强化基金招商,积极对接省、市、区重点国有平台公司,引进设立市场化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专项基金以及基金投资的相关产业项目。坚持项目全生命周期护航,联合各部门合力推进重点招引金融机构落地及后续服务。 四是把握服务宗旨激活实体动能。不断优化政银企合作模式,建立“金融+N”部门协调机制,开展“金融会诊”,促进辖区金融机构与区级重点项目、科创企业有效对接。依托“千企万户大走访”“民营企业金融直连”等行动精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五是三级包挂机构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与上级金融主管监管部门的常态沟通机制,主动争取各类金融政策工具在我区的落地应用。细化金融惠企政策宣传,编制并发放多项《金融领域惠企政策及产品汇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构建“班子带头走—部室集中走—街道陪同走”三级全员包挂走访机制,累计为金融机构协调解决发展难题300余项,显著提升机构归属感与区域黏性。通过政策赋能与精准服务,有效打通惠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区域金融生态优化注入持续动能。 撰稿人:王贞 审核人:张宝静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