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丨六里山街道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激活文化多样性 赋能社区“多元”共治

发布日期:2025-04-29 浏览次数: 字体:[ ]

六里山街道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以“文化赋能社区共治”为核心理念,通过精准链接辖区资源,打造出覆盖全年龄层、多群体需求的文化服务体系,既盘活了辖区资源,又形成了可持续的文化供给链。玉函北社区以“三支队伍、三类服务、三维融合”的创新模式,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软实力”,探索出一条文化建设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向日葵”志愿服务队:行走的小课堂点燃青少年成长引擎

为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玉函北社区吸纳辖区青少年儿童,成立了“向日葵”志愿服务队。社区做为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桥梁更要为辖区青少年儿童搭建更多实践平台,玉函北社区将依托学生寒暑假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助老扶残、生态环保、科普宣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志愿服务。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推出暑期“微研学”文明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中,通过“沉浸式”体验打卡济南市市中区消防支队英雄山消防救援站、市中区人民法院、八里洼村史馆、济南市市中区交警大队二中队、威海市商业银行银行等不同场所,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除此之外,玉函北社区还结合各类传统节日开展公益小课堂、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如春节禁放小信鸽实践活动、教师节“师情花艺”公益课堂、寒假阅读公益讲堂等各类活动,形成“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的立体培育体系。这种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创新举措,使社区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成为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红太阳”志愿服务队:文娱科普双轨并进焕发中老年新活力

红太阳”志愿服务队则将关爱投向了中老年居民,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为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科普讲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有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生活,也有着对健康与知识的迫切需求。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定期举办非遗传承主题活动,如中秋茶话会上的剪纸教学活动、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妇女节的插花活动等,既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又融入现代生活知识,让居民在活动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在文娱活动方面,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组织了各种文艺演出、竞技比赛等,让中老年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文化的魅力。科普大讲堂也是“红太阳”志愿服务队的一项重要工作,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依托科普大学定期为中老年居民讲解健康养生、防诈骗、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让他们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红色基因赋能党员先锋力量

聚焦辖区党员群体,“蒲公英”志愿服务队以“党建+文化”激活基层组织活力。通过打造“红色读书会”文化品牌,将党史学习与经典阅读相结合,党支部书记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理论知识,让党员们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同时,通过组织党员参观党史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讲述革命故事等形式,让党员们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党员们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创新实践载体,组织党员参与“红色集结号”环境美化行动,将党课教育成果转化为社区治理实效。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党员教育模式,使玉函北社区文化书院成为锤炼党性修养的红色熔炉,推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玉函北社区通过志愿服务队建设、文化品牌培育、资源平台搭建的三维突破,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也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构建起“文化滋养——居民参与——共治提升”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文化与共治共建的有机结合,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展望未来,玉函北社区将继续秉承“服务于民、奉献为民”的宗旨,谱写“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撰稿人:王仕祺    审核人:马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