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玉路街道“321”路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
|
|||
舜玉路街道“321”路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舜玉路街道办事处紧扣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枝繁叶茂,在新时代蓝天下茁壮成长。 一、强化“三级主阵地”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街道不断巩固“家校社”“家园社”之间的衔接作用,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辅相成,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 注重家风家教建设,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设“家长学校”,围绕美德健康、文明实践、亲子关系等主题,邀请专家开展“正面管教”“亲子沟通”等专题讲座,妇女节、重阳节期间举办“好家风润万家”活动,评选“最美家庭”,并推出亲子摄影等活动,用良好家风涵养青少年道德情操。 加强校园文化浸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景观、宣传栏、走廊文化,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将传统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开设剪纸、泥塑等特色课程,并组织“经典诵读”“图书漂流”等活动,构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中厚植文化底蕴。 厚植社区德育沃土,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户外研学基地、文化场馆、科普场馆、图书馆等多方教育资源,建设完善立德树人“多元阵地”,成立省青少年宫社区分宫,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美术、书法、口才、舞蹈、国学等课程,更好地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统筹“两支队伍”,凝聚联动育人合力 街道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体系,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模式与全社会共同培育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与团委、妇联、科协、司法等部门合作,积极链接社会组织、教培机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师资,打造“未成年人保护联盟”,面向青少年开展“寒暑托班”“关爱环卫候鸟”“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同步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涵盖“中高考压力疏导”“青春期沟通”等多类课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提供“锦囊妙计”,助力孩子成长。 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发挥好“五老”队伍、“花样爷爷宣讲团”传帮带作用,通过漫画、红色课堂、诗歌、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文明新风,播撒公益奉献的粒粒良种,让青少年从榜样力量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 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抓好主题教育实践 街道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年度总体规划,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国庆、七一、雷锋月、民族团结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扎实开展“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培固“中国心”,涵养“民族魂”。 通过环保主题班会、道德模范宣讲、禁燃禁放社会实践、助老服务职业体验等形式,强化主流价值观引领,启润未成年人心智,促进文明行为养成,为青少年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下一步,舜玉路街道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统筹育人资源,形成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走深做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撰稿人:景元超,审核人:刘恒溪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