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安:扎根基层 匠心淬炼书写司法为民华章 |
|||
|
|||
他参加工作24年,在三处基层派出法庭工作20年,把偏远的法庭带成了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当党员应急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期间,又把突击队带成了“济南榜样”。他就是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兴隆人民法庭庭长张来安。 稳得住心神,把脚跟扎在最基层 陡沟法庭是济南市中区法院最偏远的法庭,张来安在这里任庭长8年间,他扑下身子,把心思用在提高服务水平和审判质效上,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提出并推行“443”工作法,即对待群众要有“四心”: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办案有“四要”:兼听要听清、事实要查明、用法要适当、良知要坚守;提高服务水平三条路:向专业化要质量,向信息化要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 陡沟法庭辖区村居多,少数民族聚居,各类民事案件纠纷多。正所谓“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张来安把服务基层治理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法庭虽是一个个的“小法庭”,却也有着“大局观”。为了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他和法官走街办、入村居,共商基层治理,促成联调、联处、联助工作合力,聘请45名人民陪审员作为司法联络员,纳入调解网格,形成化解纠纷的“第一道关口”。为了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他和法官不辞辛劳,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法律、巡回审判,脚步踏遍辖区村居的每一条小道、每一个沟壑,坚持调解优先,使大量纠纷化解在源头、稳控在基层,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张来安说,法庭地域上临近乡村,法官的情感更要向老百姓靠近,要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接受得了的道理办案。他审理过一起农村承包地案件,原告认为被告侵占了他0.3亩的承包地,被告则主张这块地一直以来就是自己的,双方还发生过肢体冲突,闹的不可开交。张来安决定现场办案,搭起桌子,悬挂好国徽,一个简单的法庭就布置好了。当着旁听的村民,张来安一边挽着裤脚用测量仪器现场丈量这片地,一边一遍又一遍给双方释法说理,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张来安忙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终于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律、情理的感召下握手言和,友好地确定了地界,一场争执多日的邻里纠纷就此划上圆满的句号。 挑得起重担,将胸膛挺在最前哨 作为市中区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专门法庭,陡沟法庭每年受理600多件此类案件,这些案件争议大、调解难。张来安推行专业化审判,选派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法官专审此类案件,同时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保险调解日”、设立派驻法庭理赔员等制度,使此类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由152天缩短到30天,及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张来安坚持走科技赋能之路,积极建设智慧法庭,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庭审、卷宗在线查询、当事人网上监督,使法庭年均结案数由1400件提高到2000件。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李某与被告曲某系朋友关系,2020年8月曲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多次向李某借款,后因曲某拒不还款,李某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张来安电话联系双方后,得知双方的调解意愿非常强烈,决定组织双方调解。但考虑到被告曲某目前在外地工作,专门到济南参加调解多有不便,也会增加诉讼成本,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成立一个微信群组织双方进群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该案顺利结案,双方当事人均非常满意,不仅成功化解双方的矛盾,还最大限度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张来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办案20年,他共审结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5000多件,对民商事审判工作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审结了很多类型新颖、案情复杂的案件,具有较强的证据分析认定能力及释法说理能力,信访率、上诉案件发回改判率全院最低,多数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修复了社会关系。 担得起新责,让身影走在最前列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项全新的审判工作——环境资源审判先后在各级人民法院迅速开展起来。2022年下半年,张来安到兴隆人民法庭任庭长,担起了市中区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新职责老法官遇到了新课题。自担任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以来,张来安带领法官认真学习领会“两山”理论和“双碳”战略,积极落实市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强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他积极推进审判方式创新,推动建立“三合一”审判模式,挑选刑事、民事、行政审判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法官,组成专门审判团队,共同负责全区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邀请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组成7人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案件审理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积极听取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和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共治、举措共商的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新格局。今年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张来安主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检察院、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市中分局、济南市市中区自然资源局、济南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济南市市中区水务局、济南市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携手共建,成立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执法和司法保护联盟”。张来安坚持惩教结合,注重宣传引导,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充分运用“市中法院”微信公众号开展“护航绿水青山行动”专栏宣传,用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和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先后组织开展实施黄河保护法、护航绿水青山等宣传活动10余次,召开环资审判新闻发布会3场次,定期发布典型案例20余件,积极营造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和谐氛围。(撰稿人:张文静 审核人:李冬华)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