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
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
2025-07-13

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专项发展规划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本专项规划报告聚焦于学生德育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旨在通过教科研工作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彰显育英特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学生德育专项规划核心内容回顾

(一)红色教育引领,铸就“少年魂”

· 传承红色基因

· 利用学校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红色认同感。

· 主题活动开展

· “铸魂”教育为核心,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实施铸魂教育”活动,引领团员队员勇担青春使命,打造“红色育英”文化。

(二)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 构建德育课程群

· 构建了《基于铸魂教育的育•英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群》,包括修身课程、学习力课程和发展力课程三大课程群,注重学生人格品性修养和家国情怀培育。

· 融入核心价值观

· 将国家认同、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与育英校史深度融合,确定“红色领航”目标,形成基于红色文化、德育与课程实施一体化的办学育人模式。

(三)德育活动与实践

· 校园文化建设

·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社会实践与研学旅行

·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专项规划核心内容回顾

(一)教学方法创新

· 课堂教学改革

·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信息技术融合

·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培训与进修

·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培训。

· 教学研究与交流

·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校内外的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四、新时代教科研方向与课题推进

(一)德育研究方向

· 新时代学生德育模式创新

· 研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

·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 研究如何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研究方向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创新

· 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探索与核心素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 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 跨学科教学与项目式学习

· 研究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索项目式学习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推进情况

· 课题立项与实施

· 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重点围绕德育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研究。目前,已有多项课题获得立项,涵盖德育模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融合等多个领域。

· 中期检查与指导

· 定期开展课题中期检查,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 成果总结与推广

· 鼓励教师及时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形式的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同时,积极向其他学校推广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筹备与启动

1. 成立教科研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 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3. 开展课题申报工作,确定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二)第二阶段:全面推进

1.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究进展汇报会。

2. 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活动,探索与课题研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分享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第三阶段:总结与提升

1. 完成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和成果集,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2. 总结教科研工作经验,提炼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

六、预期成果与效益

(一)预期成果

1. 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等。

2. 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模式,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培养一批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效益

1.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教科研工作,进一步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促进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平台,培养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3. 彰显学校特色:强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提升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

2. 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经费保障

1. 设立教科研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确保教科研工作的资金需求。

2.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教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制度保障

1. 制定和完善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包括课题管理办法、教师考核办法、成果奖励办法等,规范教科研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将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技术支持

1.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学方法创新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与专业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实施。

八、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将通过加强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专项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市中区原山初级中学

62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