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二七新村街道紧跟“二次创业”目标,紧随全区“深化提升年”工作部署,对标对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争创一流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奋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贡献二七力量。
一、强基铸魂、同心同向,党建引领力阔步前行
1.聚焦基层党建,夯实堡垒根基。探索建立“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导师传帮带制度,举办“头雁论坛”“我来讲党务”等系列活动,培养推荐1名社区副书记考录济南本土优秀人才基层公务员。“建心家园”项目被中央社会工作学会推荐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创新项目,建南社区红色物业经验做法入选市级党员规范课程。2024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2.聚焦“两企三新”,提升服务效能。新建工会驿站2处,打造“观‘新’驿站”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实地走访狼骑士、美团顺丰等新业态群体,主动开展“情系新业态”送清凉、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30余次。积极引导融入社会活动,助力解决环境卫生清理等问题50余件,参与“护航中高考”等主题活动20余次。在军休大厦拟搭建“1+5+N”楼委会服务模式,有效连接16个驻地单位和57个共建单位优质资源,形成资源清单,推动楼宇党建引领服务项目更精心、精细、精准。
3.聚焦作风转变,凝聚强大合力。全面开展“三比三看三争”实践活动,通过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建立班子成员AB角、科室负责人轮岗制度,将干部实绩与评奖评优挂钩,全面形成比学赶超、唯旗是夺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紧贴民生和社会关切,切实发挥人大、政协履职职能,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件,高标准完成“我的近邻是代表”、第四期“书香政协•习语典读”读书活动等大项任务。
二、扩圈赋能、聚势拓新,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
1.突出重点,全力攻坚产业突破。牢固树立“产业强区”理念,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薛记炒货”的支撑引领作用,绘制产业图谱,创新“制贩同盟”运营模式,聚焦103家上游企业,11家中游企业,1093家下游门店,大力开展产业细分领域点对点招商,不断提升健康食品和餐饮服务产业链群发展水平。积极对接华为数字能源板块,招引华为充电网络山东分销VAP—山东讯充数字能源,围绕山东省四大物流核心区域,打造省级货运走廊超充网络。
2.拓圈提质,全力助推产业升级。努力破解土地资源瓶颈,聚焦发展空间小、产业载体少、亩产效益低等现实问题,扎实开展“楼宇更新行动”,挖掘梳理6楼1园1基地等楼宇资源,先后招引盒马鲜生、山东众森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讯充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入驻,实现“打造一家店、盘活一栋楼、带动一片城”的发展目标。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济南中心累计孵化企业8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
3.强化服务,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创新“一核三心四联+N动”服务机制,畅通政企、政商沟通联络渠道,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和个体226家次,新增街道商会会员企业128家,召开为企服务主题宣讲会3场、座谈会9次,协助山东雷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助力绿地门窗对接区级平台企业及圣都家居济南分公司洽谈合作,推动讯充数字能源科技公司涉税事项高效办理,全面精准细致为企业服务,累计帮助解决企业个体诉求98起,回访满意率保持100%。
三、深耕细作、枝叶关情,民保向心力不断提升
1.养老服务破圈出彩。推行“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构建以街道综合养老为中心,建立长者食堂、各社区养老助餐站“1+8”智慧养老闭环体系,得到市委书记刘强的现场点赞与肯定,迎接全国人大、国务院、民政部等领导调研考察20余次。打造“以老助老余热生辉”特色品牌,运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的形式,自下而上主动收集居民养老需求,开展智能手机课堂、代购药品、科普课堂等“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式服务,优化辖区居民老年生活“幸福圈”。
2.青年友好筑梦领航。作为省级“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试点街道,依托寒暑假托管班、星光夜校等,开展“爱心义卖”“非洲鼓课堂”等乐学研学活动70余次。积极实施“社区微业”行动,发掘社区手艺人开设“女红工作室”,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为青年群体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启动“青鸟计划”“春风十里 二七等你”等招聘活动,广泛征集开发党政机关、优质企业岗位544个,吸引900余名求职者前来参与,为青年群体提供精准优质的“家门口”就业服务,搭建求职招聘“绿色桥梁”。
3.民生福祉普惠共享。打造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样板工程,迎接国办政务办等市级以上部门观摩检查6场,相关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全国推广表扬。创新“建心学院”社区教育品牌,建新社区获评第六批“山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基地”,让“充电赋能”就近入圈。依托“2024年山东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建成集科技、艺术和教育于一体的建南社区科普体验中心1处,绘就“家门口”文化社区新图景。
四、精管善治、绣花为功,治理新活力全域解锁
1.多元共治,激活“治理末梢”。持续开展“百家宴”“睦邻集市”等“二七予你·幸福邻里”活动,打造“马扎会议”“庭院聊吧”“小院茶吧”等民主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多元活动凝聚民心-协商参与凝聚民智一志愿反哺凝聚民力”三步走的形式,解决34-9号一户一表改造、热电厂宿舍地下室渗水等问题40余件,将“群访”隐患化解为“家访”协商,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8月23日,新华社以《庭院马扎邻里聚 议出“民声”为“民生”》为题展开报道,点赞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提升基层治理。
2.着力攻坚,疏解“老城顽疾”。高标准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坚持一线作战、主动下访,持续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创新融合“网格化管理”与“12345热线”工作机制,今年以来,12345热线工单总量同比下降18%,综合满意率同比上升3.8%。
3.长效管理,彰显“城市底色”。严密部署、真抓实干,代表济南市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入户调查工作,实现了零拒访、全满意,助推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目标,深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实现对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领域、全时段监管和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率、高标准处置。在全省率先推行“红蓝小屋”垃圾分类试点,支路街巷整治在全市考评中获得“好”等次,大润发广场“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共富超市”成为全市助农惠民新样板。
五、严守底线、联防联控,社会稳定力更加牢固
1.“四方联动”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精准做好易受损群体反电诈宣传教育,建立政警民企四方联动机制,在社区网格基础上将公安、通信公司及银行系统等相关单位全部纳入,在诈骗情报信息获取研判、资金调查和落地查证抓捕等环节形成高效闭环。
2.“三张清单”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制定“责任清单”,将责任分级,量化到岗、细化到人,压紧压实监管责任。捋清“隐患清单”,促成中惠泽与济南锦湖联营合作,完成2000平低效地块改造提升,下大力气完成大润发美食城“气改电”、汉庭酒店消防安全改造提升任务,有效破解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落实“宣传清单”,面向社区、企业和居民积极组织安全生产主题宣教活动,开办用电用气小课堂15次,发放用电用气常识、电路隐患排查处理等安全知识明白纸1200余份。2024年3月被济南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3.“一站服务”筑牢社会稳定“压舱石”。整合综治、司法、信访、城管等部门,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全年共计在省、市平台办结矛盾纠纷759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受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日宣传周、禁毒宣传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侨法宣传月等学习宣传活动32次,持续巩固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