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发展情况】2024年市中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113701030041971030/2024-6623625
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12-27

【发展情况】2024年市中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济南市市中区是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两基工作先进区、特殊教育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国随班就读工作实验区,是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实验教学普及县区、教育工作示范区、素质教育先进区、艺术教育示范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随班就读示范区、幼小衔接实验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首批济南市劳动教育实验区。市中区教体局连续20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创全国区县教育部门的“市中纪录”

近年来,在市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中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4年,市中区教体局聚焦“二次创业,教体何为”发展课题,全力打造“名校云集,名师辈出,学生幸福,社会满意”的品质教育示范区。围绕“1434”工作思路,持续擦亮“全市标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市中教育品牌。

一是聚焦“名校云集”,致力于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市中区于2013年在全市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打造20大教育集团,以品牌校带动新建校、薄弱校、城郊校“抱团”发展,把好学校办到居民家门口,有力破解城乡二元难题。2017年,市中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办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2019年,市中集团化办学被评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代表济南市承办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分论坛,改革经验获全国范围认可。2023年,市中区以集团化办学十年为契机,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意见》,深化“双引四驱”机制,加入全国集团化办学联盟,举办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改革影响力辐射全国2024年,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打造全市首个K15+教育联盟品牌。链接“幼—小—初—高”各学段,从教学方式变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系统规划13个项目,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贯通式培育模式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贯通式发展路径。市中区12所学校入选济南市第一批科学教育引领校;K15+教育联盟典型案例荣登《改革与调研》专报。

二是聚焦“名师辈出”,打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干部教师队伍。市中区教体局深化“三地—七校—九专家”干训师训体系,为干部教师提供定制化指导2023年,与市中城发集团联手建成全市唯一、全省一流的区级独立运营教师成长基地,为干部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学习空间。市中区以区“两办”名义在全市率先出台《关爱激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若干措施》,评出首批140名市中区“经纬三名”培养工程人选,为教育事业发展储备人才。在2023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教育人才评优中,市中区40人获评“泉城名校长”“泉城名师”等荣誉称号市中区教体局被授予“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建立26个“名班”工作室,完成“三名”工程人选97项课题的申报及开题论证工作,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持续打造市中“共生新课堂”品牌。在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中,市中区51人获一等奖,46人获二等奖,获一等奖教师人数及比例均居全市第一。2024年,新增全国模范教师1人(累计2人)、省优秀教师1人(累计31人)、省特级教师3人(累计15人)。

三是聚焦“学生幸福”,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全市样板、全省标杆。集聚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23个部门育人合力,打造“家校社政研”协同育人体系,先后设立10处博物馆研学基地、25处中小学社会实践暨传统文化体验基地、79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设105所社区家长学校,举办“教育·家”大讲堂千余场,推出社区资源地图点位600个,发布家庭劳动清单100项、乐享童年游戏100例等实践成果,推出“市中合育人”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科技赋能,打造省市领先的智慧教育工程,创建全市唯一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市中区改革经验,济南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现场会在市中区召开,市中区两次受邀在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中合育人”品牌成为全市标杆,被省教育厅推广。

四是聚焦“社会满意”,以实事、实干、实绩赢得口碑与奖杯。2024年,市中区建成中小学、幼儿园8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普惠率95.75%,公办率59.61%,较去年同期相比,普惠率提升1.15%,公办率提升3.01%;省教育厅公示“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验收情况,市中区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并直接认定为“山东省科学保教引领区”。坚持“五育并举”,联合13个部门和单位进行心理公益服务,开展“520阳光心育校园行”公益讲座100场,累计接听市中区心理热线900余通,有效给予学生心理援助;打造“0531少年制造”全省首个少年公共艺术展,吸引近50万游客和市民实地观展打卡,近100万粉丝及用户共同讲述市中好故事;举办市中区科学教育工作推进大会,成立市中区少年科学院,与山东省农科院、济南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市中区师生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计获奖83项。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济南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中,市中区连续2年获全市第一;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学考成绩持续领跑全市,高中推荐生、创新特色生、艺体特长生上榜人数再创新高。2024年被省教育厅先后评为“全省学生阅读服务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学校安全工作突出集体”“全省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突出市县”。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教育和体育局

893

信息发布总数

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