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水平,市中区教育系统艺术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总体要求。为探索特色教育之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总体思路,全面认识素质教育,本着培养“身心两键、气质独特、心怀家国、 ”的育人原则,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努力实现教育转轨,积极推进以班级活动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全员覆盖的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为实现培养具有传统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将我区 19-20 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汇报如下:
一、艺术课程开设
我区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小学音乐课每周两课时;美术课每周两课时;中学音乐每周一课时;美术每周一课时。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做实做强区域传统特色项目, 各中小学结合实际,深挖传统特色项目,将特色传统文化项目纳入校本课程,形成由低到高逐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真正让特色项目在学校生根发芽,受益于学生,逐步形成由普及项目到精品特色项目发展的路径,取得可喜成绩。
市中区在保证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基础性课程整合实验,提升基础性课程实施质量。构建了市中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群,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普惠型课程的覆盖面,普惠艺术拓展课程在全区方位内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济南市经八路小学是一所老城区学校,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一项音乐特长,全校开展了近二十年竹笛教学;济南市育秀小的学巴乌教学,短短几年间,就有近 3000 名学生掌握了巴乌演奏技巧。育明小学的陶笛学习,全员参与,学校还邀请国际陶笛知名专家到校授课等。在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学校革新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根三育六生”的“滋养”课程群,指向学生坚毅意志的关键品质,滋养学生崇尚美的能力。济南市育贤小学自 2015 年起,开设面向全员的“一台戏”体验课程。2020 年疫情期间,市中区艺术教师团队开启“艺术空中课堂”,先后录制微课 78 节,让居家学习的学生人人在家都能学好艺术课。为进一步丰富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
二、艺术教师配备
目前我区在学校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针对音美教师特别是城郊学校严重不足的情况,自 2013 年开始,在招聘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划定音美教师专属名额,保障艺术学科专职教师 100%全覆盖。截至 2019 年, 每百名学生拥有音体美教师人数为:小学 1.19 人,初中 1.08 人,满足现实教学需求,超过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部颁标准。在音美教师招聘过程中,区别于其他学科,先进行专业技能测试,侧重从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考察应聘人员从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区域内的整体统筹,为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艺术教育管理
本学年,由教体局分管领导分管全区艺术活动的开展,音乐教研室分别从行政、业务及校外艺术培训形成区域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由教育科、人事科提供艺术课程教学、艺术活动器材及优秀艺术师资条件保障。结合区域艺术学校评价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每学年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全区中小学本年度在艺术普及、传统特色项目、班级艺术比赛及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展演中的成果予以等级评价,不断激励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
加大对区域中小学艺术教育投入,配齐配全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我区在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中, 强化对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严格按照《中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配齐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努力营造具有专业艺术标准和浓郁文化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加大区域艺术教育活动的投入,根据区域特点开展“艺术节”、“合唱节”、“传统文化节”、“书画展”、“教师节”等活动,提高活动质量,为学校搭建高层次的展示平台,促进区域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
五、课外艺术活动进一步普及艺术教育。
我区在重视加强艺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如经五路小学以年级为基础,开展小提琴、舞蹈、键盘教学。经纶小学舞蹈普及教学,育秀小学全校巴乌普及学习,经八路小学竹笛普及教学、育明小学陶笛普及教学;民生大街小学皮影普及课程,南上山街小学、育贤小学、泉海小学、实验初中等多所学校各具特色的美术手工课程;市中区书法特色教育联盟 7 所学校全员书法育人等艺术普及教育开展,争取做到让学生再学校学习 1到 2 项艺术技能的总体目标。
六、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区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校园内涵文化与外显文化的同步提升。各校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历史背景及未来发展理念,创建富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艺术实践场所包括:合唱排练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陶艺室、剪纸室、多功能排练厅、小剧场等等,为学生们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极大的促进区域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与提升。
七、重点项目推进
为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市中区中小学生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本届文化艺术节以“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阳光下快乐成长”为宗旨,市中区开展了第十六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分别艺术表演类含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表演、曲艺(非遗)等;艺术作品类含绘画、书法(篆刻)、摄影、手工等比赛项目,以班级艺术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中小学参与人数 8 万 8 千余名学生,推荐 125 件艺术表演和 144 件艺术作品参加区级展评活动,各校以班级艺术活动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全员参与,人人创作,展现出一批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作品.最终 66 件艺术表演作品、65 件艺术做品类荣获区级一等奖一等奖。并选拔推荐了六大类 31 件艺术表演类、14 件艺术作品类参加市级评选。在本届艺术节活动中表演突出的节目也推荐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民生大街小学班级京剧节目《梨园芬芳》登上了山东省会大剧院,参加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第二届济南少儿新年音乐会。经纬小学班级京剧节目《盛世新番》和育英中学音乐教师原创歌曲《最美星空》被入选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 2021 济南师生新年音乐会专场演出。经纬小学班级京剧节目还参加了山东教育电视台“教养有方”山东省智慧家长颁奖典礼,10 月 15 日,前期各校认真组织,精心准备,共推荐 26 个舞蹈节目、15 个器乐节目参加区级评选,最终推荐实验初中、舜耕小学、舜文中学小学部、纬二路小学、育晖小学、育秀中学小学部 6 个舞蹈节目、泉景中学、育英中学、十四中、经五路小学、泉景中学小学部、泉欣小学 6 个器乐节目参加市级评选。经过济南市认真遴选,最后实验初中、舜耕小学,泉景中学、泉景中学小学部、经五路小学的五个作品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比赛。经过全省专家评审,泉景中学小学部弦乐合奏肖斯塔维奇《第二圆舞曲》荣获一等奖,实验初中原创舞蹈《胶州嫚》、舜耕小学《姥姥说》,泉景中学弦乐重奏《G 大调弦乐小夜曲》三个作品荣获二等奖,经五路小学小提琴合奏《飞屋环游记》《HANDCLAP》荣获三等奖。市中区教体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从 2014 年开始,市中区教育局筹措经费,从全区范围内开展“儿童剧进校园”系列活动,至今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今年在原有儿童剧和京剧的基础上,今年又引入济南市歌舞剧院、济南市杂技团加入的进校园演出活动专业团队。从 9 月 29 日到 11 月 19 日,期间的 32 天,走进 70 所中小学进行演出,惠及学子 5 万余人。各个院团进校园演出的剧目均为各剧团拿过大奖的节目,名角闪烁。在加强美育的当下, 学校自然会成为培养孩子艺术素养、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地点,孩子们在校园里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节目,从思想品德到艺术修养, 从传统文化到创新艺术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进行影响,孩子们不分城乡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公平的享受到市中美育带来的红利。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市中区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切实提升中小学书法教育质量,11 月中旬,市中区举办了以“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小学书法月系列活动。市中区中小学书法月系列活动期间,各校制定校级书法月活动方案,开展书法研讨展示课、专家进校园、师生书法作品展等系列活动。推荐 1800 余名师生参加区级评选。63 所中小学通过校园官方微信平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报道。
八、自评公示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鲁教体发〔2017〕1 号)、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济教体字〔2018〕7 号文,每年年底,将当年艺术测评工作内容,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
九、问题与建议
1. 区域艺术教育普及性扎实,高水平艺术作品匮乏。 近年来我区关注每个孩子艺术素养的培养,着力打造班级艺术活动,开展全员参与、校校特色、人人创作的班级舞台表演、美术作品创作,学校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观念意识、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初中学校重成绩、轻技能的现象有所改善,班级艺术作品的质量走在全市的前列。但是我区在全国、省、市校园艺术比赛合唱、戏剧、舞蹈、器乐等各项各级比赛中高精尖节目和作品太少,成绩很不理想,学校艺术作品水平有待提高。
2. 受学校重教学轻活动的观念影响,对艺术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艺术教师不能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不仅辅导社团活动还要承担学校其他活动的编排、指导,缺少创作时间,精力和创作水平都达不到,致使有很多好作品只停留在已有水平,没有再提升使之成为经典之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