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委员:
您提出的“建立健全校园食品监管机制体系,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切实让孩子们在绿色健康环境下茁壮成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中区教体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都高度重视我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守护师生饮食安全。
一、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
市中区教体局严格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教体函〔2020〕17号)要求,委托招标公司,招标过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招标程序,严肃招标纪律,对学校食堂米、面、油、肉等大宗食材进行招标,每类食材都有3家企业中标,供学校食堂进行选择。各校严把进货质量,建立健全进货台账及供货企业信用档案,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各自职责,建立退出机制。市场监管局不定期对中标单位的食材进行抽检,确保优质价廉的食品输入校内。
二、深层次开展排查治理
一是健全监管底数,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按照“一校一档”原则,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信息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信用情况调整风险等级,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二是全面排查整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以学校食堂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防鼠(虫)“三防”设施设备、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培训、场所环境卫生等为排查重点,强化日常监管,加强飞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列出清单,立即整改;对学校食堂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与就餐人数不匹配的,要求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升级改造,开学前完成所有隐患问题整治,督促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及原料抽检力度,加大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确保事件处置率100%。
三、多举措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实操水平。区教体局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等部门联合举办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培训、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培训等活动,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日常检查集中暴露出的“两个责任”落实、经营场所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方面的风险问题和法律责任进行了总结提醒,要求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工作落实。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人社局、区行政审批局和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按照职能分工,协调联动、同向发力,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导包保干部开展包保督导并对开学季等重点时段,以及用餐人数较多、风险等级较高的食堂加大督导频次,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三是加强“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智慧监管。将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用餐人员多且相对集中的单位接入平台,实现重要信息即时公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实时监管。
四是畅通渠道、及时反馈,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为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各学校全部设立监督电话和邮箱,并对社会公布,倾听和查看群众对配餐(食堂)管理所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和反馈群众合理诉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打通难点和堵点。
四、规范课程,强化健康教育
市中区所有中小学都已落实健康教育课进课堂,每学年教学内容都包括《营养膳食》版块,让学生感知并了解“吃什么更营养、怎么样吃更健康”。教学内容自下而上包括《餐桌上的食物》《选对食物更健康》《生活中的营养素》《青春期需要营养来滋润》等主题。此外,借助济南市食育教育试点校平台,初步探索我区新时代食品安全教育,构建了以“学科+特色”为实施路径,注重食品安全教育在校内外的连续与平衡,用好健康教育课程和食育工坊两大阵地,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做好全区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推进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贯彻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组织体系,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形成校长(园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三级管理体系。二是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对学校食堂、学校食堂承包企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强化其原料进货查验、食品加工制作、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环境等规范化管理。
感谢您对市中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