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推进情况(2024年第一季度)
字号:
大 中 小



序号 | 重点任务 | 一季度目标 | 一季度完成情况 | 存在问题 | 是否完成季度目标 | 下一步 计划 | 责任单位 (加黑的为牵头单位) | 监督科室 监督电话 |
97 | 探索实践中小幼全学段衔接及家校社共育新模式,深化“合育人·向未来”品牌,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8处,积极创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 | 1.推进中小幼衔接:推进幼小衔接园校对接全覆盖;“泉引桥”全学段衔接工程培育校项目研究持续推进。 2.做优“市中合育人”品牌:坚持路径创新,以“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突破工作瓶颈,凝聚区域智慧,破解家校协同育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落实“双减”政策:校外,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每季度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帮助家长选择合规机构进行培训。校内,开展“三题”活动,引领教师以专业力量助推“双减”落实。 4.优化资源配置:5所续建教育设施工程复工;3所新建教育设施工程办理完开工前期手续。 5.推进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创建: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的8所试点学校进行相关工作部署。 | 1.推进中小幼衔接:根据区内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对地理位置,拟定了“市中区幼小衔接园校共同体结对单位清单”,下发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小学。由幼儿园主动联系、对接小学,一园校一案启动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和幼小衔接幼儿入学准备活动,实现幼小衔接园校对接全覆盖。同时,通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专项调研视导,梳理提炼“泉引桥”全学段衔接工程培育校的教学管理衔接经验和教研经验,持续推进兴隆K15+教育联盟建设。 2.做优“市中合育人”品牌: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第八届“首席班主任”和首批“经纬名班主任”工程人选的辐射引领作用,指导班主任建立跨学校、跨集团、覆盖城乡的名班主任工作室45个,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享、自主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实现工作室成员的抱团发展。 3.落实“双减”政策:校外,不断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执法检查力度,一季度共对6家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规办学行为。4月3日,通过区政府网站公布一季度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引导家长选择合规机构进行培训。校内,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完成了“三题”(“做题、讲题、命题”)活动的做题内容考查,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4.优化资源配置:5所续建教育设施工程全部按照计划节点复工;3所新建教育设施工程1处施工单位进场,2处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 5.推进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创建:已完成8所试点学校的场堪确认等部署准备工作。 | 无 | 是 | 1.中小幼衔接:持续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质效,提高园校联合教研质量。开展“泉引桥”全学段衔接工程培育校教研专题展示活动。 2.市中合育人:坚持专业提升,借力济南市家庭教育课例研讨会,评选市中区家庭教育“一师一优课”。 3.“双减”:校外,继续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打击力度,于7月初公布我区第二季度校外培训“黑白名单”。校内,开展“三题”活动之讲题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常规业务素质。 4.资源配置:5所续建教育设施工程全部按照计划节点施工;3所新建教育设施工程施工单位进场。 5.试点区创建:二季度完成8所学校软硬件安装部署,以及应用培训工作。 | 区教育体育局 | 学前科 0531-67987527 教研室 0531-67987546 基教科 0531-67987522 社教部 0531-82078467 财审科 0531-6798752 信息化研究室 0531-67987521 |
98 | 创新实施“科技赋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65亿元为全区84所中小学打造面向未来、省市领先的智慧教育工程。 | 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培育活动,打造一支数字素养高、技术应用熟练的教师队伍。完成市中区教育能力提升项目23个方案模块建设内容和部署计划的确认。 | 1.充分利用“点点云校”小程序,面向全区打造智慧共享的云教研模式,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借力我局与科大讯飞的项目合作平台,在市中区推进云备课、云评价、个性化作业本、英语个性化口语测试等项目研究,通过技术赋能,促进精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分批分级开展并完成教研室及试点学校的数字化应用培训。完成市中区教育能力提升项目中部分模块的建设内容和部署计划的确认。 | 无 | 是 | 1.继续借力“点点云校”开展云教研,充实云教研优质资源。 2.二季度启动项目部署及交付工作。 | 区教育体育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产发集团 | 教研室 0531-67987546 信息化研究室 0531-67987520 |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