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大涧小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活动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大涧小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活动
——以“双新”为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
本学期,济南市大涧小学围绕“核心素养培育”“课堂提质增效”“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四大核心目标,以“双新”改革为抓手,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设计,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现将本学期重点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一、课程与课堂:创新模式,激活思维
1. “共生课堂”深化实践,培育核心素养
学科要素整合:各学科组以课程标准为纲,系统梳理全册教材核心素养要素,形成“单元目标—任务链—评价量表”一体化设计。例如,语文组开发“阅读策略梯度训练包”,数学组构建“概念建构—问题解决—迁移应用”三阶任务链,英语组设计“主题情境—语言实践—文化对比”项目化学习。
跨学科融合课程:推进“语文+科学”“数学+艺术”等融合课程,开展“校园生态调查”“数学艺术创客”等项目化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植物生长记录”“几何图案设计”等任务,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双师课堂”突破师资瓶颈:针对非工具学科教师紧缺问题,整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与校本成果,开展“线上名师+线下教师”协同教学。例如,在音乐课中,线上教师示范乐器演奏技巧,线下教师组织分组练习,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 “冠军课堂”文化落地,提升课堂效能
模式升级: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等关键特征基础上,增加“技术赋能”环节。教师利用虚拟实验平台、互动答题系统等工具,开展“沉浸式”教学。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推广使用KWL表格(已知—想知—已学)、鱼骨图、思维导图等工具,记录学生认知过程。数学组在“分数运算”单元中,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课堂参与度提升30%。
高阶问题设计:聚焦“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设计“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任务。语文组在《草船借箭》教学中,提出“如果天气不变,诸葛亮还能借到箭吗?”等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二、教师发展:教研赋能,专业成长
1. 课题引领,深化教学改革
省级课题推进:持续开展“文化浸润+数据驱动”转型实践,设计三维素养评价框架。胡宗振老师主持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探究》课题,形成“基础—提升—拓展”三层作业模板。
校本课题孵化: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申报微课题,如“低年级课堂注意力提升策略”“英语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等,形成“问题—研究—实践—反思”闭环。
2. 教研组特色发展,打造学科品牌
语文组:开展“一体两翼”(语言实践+思维深度)教研,组织“全册要素落地”“情境化命题设计”专项研究。在区教研室指导下,开发“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数学组:推进“认知科学引领下的冠军课堂”,构建“概念建构—问题解决—迁移应用”模型。举办跨年级错例分析会,针对“小数乘法”“图形面积”等典型问题,剖析思维障碍点,优化教学策略。
英语组:践行新课标理念,开发“单元主题式项目学习”。例如,在“节日文化”单元中,学生分组完成“中西方节日对比海报”“英语短剧表演”等任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 听评课机制创新,促进交流互鉴
“1+X”评课模式:聚焦1个核心问题(如“学生参与度”)+X个观察点(如“提问质量”“反馈时效”),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数据化分析。课后组织深度议课,提出“增加等待时间”“优化小组分工”等改进建议。
三、学生活动:多元体验,全面发展
1. 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层作业体系:基础层强化“课标必会”知识点(如数学计算、语文字词);提升层设计“变式题”“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语文阅读分析);拓展层开发项目式作业(如“科学小实验报告”“英语调研报告”)。
实践性作业创新:结合学科内容设计“家庭实验室”“社会调查”等任务。例如,科学课布置“自制净水器”作业,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完成作品,并在班级展示讲解。
2.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成长过程
学业评价:采用“过程性+阶段性测评”模式,记录课堂表现、作业质量、项目成果等数据。例如,数学组通过“计算速度”“解题思路”等维度评价学生进步。
德育评价:结合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表现等,生成学生“品德成长报告”。本学期共评选“文明之星”“劳动小能手”等校级荣誉120人次。
3. 特色活动拓展,激发兴趣潜能
“阅读+”系列活动:开展“图书漂流”“亲子共读”“名著戏剧展演”等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学科节创新:举办“数学文化周”“英语嘉年华”等活动,通过趣味竞赛、主题展览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数学组设计“24点挑战赛”“数独擂台”,吸引300余名学生参与。
四、中小衔接: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邀请初中校长面向六年级家长开展专题讲座,解读初中教学要求与学生发展特点。发放《中小衔接家长指南》,提供“心理调适”“习惯培养”等建议。
展望未来,济南市大涧小学将继续深化“双新”改革,探索“AI+教育”应用场景,优化中小衔接机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习者而不懈努力!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