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大涧小学2025年学校综合发展规划
济南市大涧小学
2025-07-11

济南市大涧小学2025年学校综合发展规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德育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全环境育人”为切入点,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校全员、全面育人的工作格局,赋予德育深度、广度、温度和育人效度。

一是实现全员育人良好生态。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全员育人呈品牌效应。以区“全员育人”项目组为内驱推力,确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体系,成立全员育人项目小组,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育人结对模式,打造全员育人“幸福”品牌。

班主任队伍建设促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市中区“三名”工程“萤火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强化“集智·入微”全体班主任业务提升的专业引导,孕育“萌动”青年班主任的师徒帮带和快速成长的关键育苗期,促使班主任队伍在专业发展的领域绽放独特的风采。

2.抓实少先队工作

“养习”为本,抓实行为养成:利用红领巾监督岗,加强行为督查,推动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定期开展行为规范主题班队会,增强队员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以“践行”为重,增强社会责任:与社区少工委相联手,设计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队员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以“聚力”为基,提升组织效能:规范少先队标志标识,建立标准化少先队基础建设;组织好队前教育,分批入队工作

二是发挥多方资源育人实效。

1.整合多方资源,课程“系列化”

本学期将以“一个中心,两个项目,三级课程”为体系,整合学校、社会、家长等多方资源,着力打造学校德育课程。以“出彩中国娃”课程体系为中心,以“校家社”项目组和“全员育人”项目组的实践研究为突破点,着力打造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课程体系,通过“决策共商、组织共建、项目共担、资源共享、全员共育、情感共融”六个维度的紧密融合,集“研究性学习、生活性体验、社会性拓展”于一体的成长平台和实践空间,从而全视角展现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下的崭新样态。

2.丰富项目体验,活动“特色化”

体育运动全员参与强体质。积极准备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筹备工作,认真准备市中区体质监测与市中区春季田径运动会、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等工作,以赛促练,展现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艺术活动紧抓机遇展风采。本学期的艺术活动结合济南市、市中区第二十一届(班级)文化艺术节的主题及相关要求,开展好班级艺术节项目及学校高水平项目,为区级、市级相关比赛做好准备。

科技创新多元实践成特色。以市中区科技示范校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学校科技节系列活动为载体,结合区各项科技竞赛活动以及学校“五子棋”、“无人机”等特色社团为纽带,发挥科技活动育人实效

三是特色活动助力学生成长。

1.聚焦专项发展,管理“规范化”

学生常规,强化养成塑品行。本学期继续深入扎实推进常规评价体系,利用班级集体成长卡、提醒卡,学生个人“红领巾奖章”、集赞卡等多种途径,立规矩、定目标、促监督、树榜样等环节,让学生愉悦接受,由表及里,继续强化,做深做透。

宣传工作,内聚力量,外塑形象。学校以主流媒体为平台,进行活动项目、主题推送的宣传。通过定期发布校园消息、捕捉校园热点、宣传精品活动等,拓展了宣传渠道。

2.心理健康,全方位提供帮扶与疏导

本学期继续实施动态跟进与实时管理,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开学初组织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摸排筛查,及时提供关爱帮扶和心理帮助。结合区“心理月”主题及活动要求,计划开展“你好,我自己!”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活动,以活动为契机,以教育为载体,以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为出口,让学生的情绪有归宿、能调节。

3.课后服务,安全为先,特色开展

继续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政策全覆盖、申报全自愿、服务全推开的课后延时服务体验,严格把控“零空隙”原则,即时间零空隙、监管零空隙、交接零空隙,从而,确保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与学生安全。

4.卫生工作,扎实推进,打造特色

继续规范学生的健康体检、视力检测、特异体质摸排、预防接种等常规工作,着力打造“中医药示范校”引领作用、视力健康等卫生特色工作建设。

二、深化研究,逐新提质  

教学工作在认真学习并贯彻国家、省市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三方面教学工作的突破。

一是深化“四优”课堂的实施路径,加快“扩优提质”步伐

1.学科教研促“聚核”,提升特色“标识度”

各学科坚守特色创建,实现增值发展:一是语文学科继续以“整合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大单元”教学研究为增值点,确立各学段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磨中形成单元整合链条,提炼“整合教学”系统化、实效化的教学策略;二是数学学科以“数学阅读力”研究为核心,以“知识团的梳理”为增值点,拓宽数学思维发展的路径,通过创新思维大赛、第二届“数学节”活动,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力度;三是英语学科以“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为核心,以“阅读策略”研究为增值点,通过增设英文广播站、英文绘本阅读角、课外拓展阅读推荐等项目研究,增强学生口语表达及英语阅读的参与度与普惠面;四是综合学科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为核心,结合体育、美育素养测评、主题式劳动周等活动,形成“问题驱动—课堂实践—反思迭代”的教研闭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共生共长的良好局面。

2.教学评价促“多维”,彰显“四优”知名度

本学期拟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思维发展、学习时效”四个维度,开展校级“四好”教学实践项目评选活动,即“好课程、好课堂、好作业、好成果”的评选,制定多元的评价机制,形成量化评估标准,采用“过程+结果、常态+分层、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自主申报+集中论证+师生评议+展示推广”等环节,亮出高质量发展的教学名片,亮出独具特色的教学品牌和品质最优的教学样板。

3.优质均衡促“互通”,达成资源共识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找准关键点,突破提升瓶颈:一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敬业态度,通过挖掘典型案例,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实现质量提升策略的资源共享,完善学段贯通式的教学互助机制;二是变“口头指导”为“行为跟进”,实行质量薄弱点的网格化管理,通过落实“双会”提质机制,开好集团质量分析会+学科质量分析会,增强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的专题性和导向性,定向薄弱学科、薄弱年级、薄弱班级,加大整改措施反馈指导力度,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其次借助人工智能,突破技能难关:根据学校学优生不够多、学困生难转化的学情特点,引进AI课堂等技术手段,开设“提优补差”学科课程,研发学习资源与平台,推进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试点实施。三是建立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项目,通过开展教师“三题”工程,汇集教师单元命题、专项命题、综合命题等优质资源,制作教师讲题视频资源,以此形成本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成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能。

二是落实“四新”理念的学习实践,推进“全员育人”进程

学校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发挥课程育人价值,通过落实“四新”理念,即“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新评价”,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育人点,基于学科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将育人目标浸润在学生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的全过程。

1.规范“三级”课程落实,强化课程设计的成果转化。上学期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及特色,融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了学校整体课程设计,并参与省级课程设计的评选。

本学期以此为契机从三个层面进行成果的转化推广:一是学科负责人通过日巡视,周反馈,及时总结课程特色亮点,纠正遗漏点;二是学科教研组通过明目标,谋思路,形成具体策略和实施路径;三是任课教师通过集备课、巧设计,整理收集实施特色材料及智慧妙招。

2.结合“泉引桥”工程,创建中小贯通衔接项目。本学期结合毕业年级实际情况,从“目标定向、诊断分析、优化措施”等层面召开质量协商会,聚焦“培优补差落实”、“练习优化改进”、“家校有效沟通”、“合作小组互助”等角度,探究中小学衔接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的链接点,吸纳育英中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提升毕业班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

3.坚持“四个一”养成工程,夯实学习习惯及能力。本学期继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如学习基本能力展示、动手操作实践展评、作业规范书写展示、学生学科素养展示等,以平台的打造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发扬优秀的学习品质,形成南上山学子的榜样力量。

三是实施“科研”的精细管理,加强“团队建设”力量

本学期着力精细化管理,确保每项课题从精准选题的申报立项,到强化监控的中期督导,再到精心准备的结题管理,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提炼与广泛传播,以及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实现“双带动”目标。

1.专家赋能,组建科研核心力

以科研工作站为龙头,借助校内外专家资源,邀请高校教授组建专家团队,为教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争取专业培训机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设立项目孵化等方式,提升蕴思教科研核心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2.梯队培养,组建本土中坚力

明确课题负责人的领导职责与管理任务,鼓励其发挥引领作用,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科研一线,共同解决研究难题:对在研课题实施定期督导与评估,重点审查研究进度、方法应用、阶段性成果等;对即将结题的课题组织召开结题预备会及阶段推进会,明确结题要求,协助课题组梳理研究成果,完善佐证材料。通过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分享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推动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统筹谋划,服务师生

总务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原则,认真做好财产管理、校园安全、后勤服务、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

一是规范各项管理,合理使用资金

1.按照财务年初预算及上级通知,及时、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2025年上半年主要做好预算公开,经费编报,政府财务报告的编报工作。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压缩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开支,做到全年开支有预算,有计划,使资金得到有效合理地发挥效益。

2.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确保固定资产账、物相符,及时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录入、修改、处置程序,及时做好月度报表和年度报表严格按照资产处置流程,执行处置审批制度。

3.按需采购,保障运转。本学期所有采购按预算执行,无预算不支出。按时采购,流程规范。根据指标下达情况预计2025年的采购并根据预算金额上报采购计划规范采购。节约物资,拒绝浪费。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班会课、道法课等课程培养师生爱护公共物品,节约物资的美德。

二是安全管理细实,防患未然安心

校园安全关系到在校每位师生的切身利益,扎实做好学校日、周、月、节的网格化管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1.井然有序,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开学初进行消防、电力、配餐等方面的安全培训,做到职责范围了然于心。

2.防患未然,演习到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保人员强化培训,各类安全设备购置及时,安全设备检测维修及时,“人防”、“物防”和“技防”落实到位,确保学校师生及财产安全。对全体师生进行各类安全的培训,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3.合力为刃,保驾护航。充分利用各个安全管理平台、社会资源进校园、学校微信平台等一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无死角。举办“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电力安全”安全宣讲,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4.配餐规范,用餐放心。建立健全学校配餐管理人员机制,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查看配餐公司进货清单、进货证明等材料,落实好索证索票制度,及时检查配送人员及分餐人员的健康证明并建立档案。组织家委会和教师代表定期抽查配餐公司情况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值班教师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岗,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上厕所、洗手,并将学生有秩序带回就餐班级。每天用餐前后两次点名,对缺勤学生必须落实,并注明原因。值班领导每天巡视各班就餐情况,继续执行好领导陪餐及配餐留样制度,每天抽查配餐工作人员健康证有效期及佩戴情况,主动联系共建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专业人员进校指导配餐工作,让在校就餐的师生吃上暖心饭、放心饭。

三是坚实服务基础,继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严格履行教代会制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提质。实现学校民主管理更加科学化。学校工会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提升教工幸福指数。

健康教师的身心,合理解决老师们关心的问题。结合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健步走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采取积极措施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大涧小学

104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