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小学2025年教学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强基扬帆启新程,精教善育谱华章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小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学期我们以学校“强基工程”未核心,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理念为基,指引前行方向
坚定不移地秉持“心怀梦想,主动生长”的办学理念,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置于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深入贯彻“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工作”要求,紧密契合学校整体工作布局,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教学工作。通过夯实过程管理,为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积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元需求,进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品牌化方向蓬勃发展,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
二、强基工程,锚定发展航向
(一)强规范管理之基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学校将把强化常规管理追踪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通过定期的课堂观察、教案检查和作业批改评估,确保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标准。此外,我们还将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在规范命题组织调研方面,我们将制定《学科命题规范细则》,采用科学的命题流程,确保每一次考试都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调整提供有力支持。每学期组织2次命题审核与质量分析会。开展学期初、学期中教学调研,重点调研薄弱班级及学科,形成整改台账。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强化培优赋能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发展扶持,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强教师专业发展之基
在新学期,我们将聚焦“四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开展“三题”——会做题、会讲题、会命题的教师专业培训。通过主题教研、案例分析、命题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深化“共生课堂”研究,开展校本评优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借迎接四月份国测时机,我们将组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命题和讲题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国测中发挥出色,展现卧龙路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学生分层作业设计专项研究,分学科制定《分层作业设计指南》,设置基础、拓展、探究三级任务,形成各学科分层作业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期末组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汇编成册供全校共享。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轻学生负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和节奏中学习和进步。
(三)强科研建设之基
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之间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共享与交流。全力完成市区级已立项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2025年度区级课题申报,力争实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达到30%以上,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使其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显著提升学校的教学成绩,以科研引领教学发展。
(四)强学生素养之基
在新学期,全员习惯育人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我们将通过日常教育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全员习惯育人”指所有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统一的常规习惯:课前物品准备,课上的听讲习惯、坐姿、执笔姿势、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细节之中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后的各种习惯,眼保健操的监督落实;还有不同学科的专属学习习惯要求,形成《卧龙路学习习惯养成手册》。我们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将举办各类学科素养竞赛,如:
语文学科四月开展第二节书香节,突出经典阅读主题,开展诗词达人、读写大人、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文学素养。
数学学科将继续开展计算速度大人竞赛、计算技巧大人竞赛、数学讲题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英语学科则继续开展单词阅读达人、英语口语抽测活动,新增加英语书写竞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科学学科联合信息科技学科,将举办第二届科技梦想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体育学科将推进健康校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大课间活动设计,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做好区运动会一套操展示训练,继续开展训练队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
音乐学科依托合唱团和中国鼓队,开展新曲目的联系提升,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术学科则依托区0531艺术节,开展作品设计,渗透黄河艺术文化,开展多种形式艺术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劳动学科将进一步推进劳动周活动,评选劳动小达人,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五)强心理成长之基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案例督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新的学期里,教务处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工作计划,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