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一、总则
1. 为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考试工作,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阶段性检测等。
二、考试目的与功能
1. 诊断学情教情: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改进加强教学:根据考试结果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3. 评价教学质量:考试结果是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三、考试安排
(一)考试时间
1. 期中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中间时段,具体时间根据校历和教学进度确定,提前两周向师生公布。
2. 期末考试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确保考试结束后有足够时间进行成绩统计、分析和教学总结工作。
3. 除学校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外,各学科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单元小测验或阶段性检测,但次数要严格控制,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二)考试科目
1. 一、二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注重通过多样化的考查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口头测试等,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不进行纸笔考试。
2. 三至六年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规定的基础学科,同时根据学校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情况,适当安排相关考查科目。
(三)考场安排
1. 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考场划分,每个考场安排30 - 35名学生,单人单桌,保证考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避免作弊现象发生。
2. 考场布置由各年级组负责,考前一天完成。考场内要整洁卫生,清除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和字迹。在教室前门张贴考场号、考生座位表等信息,便于考生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
3. 安排专人负责考场巡查,维护考场周边秩序,确保考试期间环境安静,不影响考生答题。
四、命题要求
1. 命题依据: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要求,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 难易程度:试题难度适中,易、中、难题目比例大致为7:2:1,既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又能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考试成绩分布合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 题型结构:题型丰富多样,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操作题等,根据学科特点和考试要求合理搭配,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命题人员: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牵头,组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组成命题小组进行命题。命题小组成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命题内容和相关信息。
5. 审核校对:命题完成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审核,重点审查试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答案的正确性。审核通过后,命题教师要认真校对,确保试卷无错别字、排版规范、印刷清晰。
五、监考规范
1. 监考人员安排:每场考试安排两名监考教师,监考人员由学校统一调配,优先安排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监考教师名单提前公布,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需提前向教务处申请并获得批准。
2. 监考培训:考前召开监考培训会,组织监考教师学习考试管理规定和监考职责,明确监考流程和注意事项,强调考试纪律和安全要求,确保监考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 监考职责
◦ 监考教师应提前15分钟到达考场,组织考生有序入场,检查考生携带物品,严禁考生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如手机、电子设备、书籍、资料等。
◦ 开考前5分钟,向考生分发试卷,提醒考生填写姓名、班级、考号等个人信息,并检查试卷是否完整、印刷清晰。
◦ 考试过程中,监考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考场,不得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聊天、玩手机、看书报等。密切关注考场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纪作弊行为,维护考场秩序。
◦ 考试结束前15分钟,提醒考生注意时间,合理安排答题进度。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立即要求考生停止答题,按顺序收取试卷,认真清点份数,确保试卷无遗漏、无错收。收齐试卷后,整理好试卷并及时交回教务处。
4. 巡考制度:成立巡考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务处人员和年级组长组成。巡考小组负责对各考场进行巡查,检查监考教师履职情况、考场秩序、考生答题情况等,及时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巡查记录。
六、阅卷与成绩评定
1. 阅卷组织:考试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阅卷工作。实行集中流水阅卷,按照学科、年级划分阅卷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阅卷工作,确保阅卷标准统一、进度一致。
2. 阅卷要求:阅卷教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进行阅卷,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不得随意加分或扣分。对于主观性试题,要认真审阅学生答案,给出合理的分数,并在试卷上标明得分点和扣分原因。如遇评分标准不明确或有争议的问题,要及时与阅卷组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 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评价学生成绩,一般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待合格(D)四个等级,淡化分数差异,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认真填写学生成绩登记表,确保成绩准确无误,不得擅自更改学生成绩。如发现成绩有误,需经教务处核实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正。
七、成绩分析与反馈
1. 教师分析:阅卷结束后,各学科教师要及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撰写成绩分析报告。分析内容包括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各分数段人数比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教学改进措施等。通过成绩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明确教学改进方向,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2. 年级组分析:各年级组组织召开年级成绩分析会,对本年级各学科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班级之间的成绩差异,查找年级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加强年级教学管理和指导。
3. 学校分析:学校组织召开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对各年级、各学科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学校教学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提出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进行帮扶和指导。
4. 成绩反馈:考试成绩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在各类家长群中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考试成绩,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同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考试成绩,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八、考试纪律与违规处理
1. 考生纪律
◦ 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时间,按时参加考试,不得迟到、早退或缺考。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并办理相关手续。
◦ 考生进入考场后,要按照指定座位就座,保持考场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 考生要独立完成考试,严禁抄袭、作弊、夹带、传递纸条、使用通讯工具等违规行为。如有违反,该科考试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 考生要爱护考试用品和考场设施,不得在试卷、答题卡上乱写乱画,不得损坏考场桌椅、门窗等设施。考试结束后,要按要求整理好考试用品,有序离开考场。
2. 教师纪律
◦ 教师要严格遵守考试命题、监考、阅卷等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敷衍塞责、弄虚作假。
◦ 命题教师要严格保密,不得泄露试题内容。监考教师要认真监考,不得擅离职守、纵容作弊行为。阅卷教师要公正阅卷,不得随意更改学生成绩。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追究其责任。
◦ 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处理,不得隐瞒不报或袒护学生。
3. 违规处理
◦ 对于考生考试违规行为,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并将处分决定记入学生档案。同时,违规考生该科考试成绩无效,需参加补考或重修。
◦ 对于教师在考试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警告、通报批评、扣发绩效工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与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法规相抵触的条款,以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为准。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考试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效。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