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回顾整学期,数学团队在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理念的引领下扎根课堂主阵地,有效施实人在中央,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科组将如何有效落实双减,体现多元评价作为核心。各年级组继续开展同频三步核心问题研究、跨学科主题式案例研究、单元作业设计等研究,大胆创新,努力拼搏,使教研有声有色。
一、同频三步核心问题研究
各年级组继续落实减负提质的有效策略,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分层作业设计、潜能生转化等方面不断深入研究。教研继续采取同频三步核心问题探索,实现各年级平行教学班从授课内容到资源的均衡与共享,实现对教材的前置性研究。优化课堂设计,新授课均应安排一定时间开展随堂监测反馈,依此布置课后作业、修正教学方法、进行学业辅导,提升课堂效率,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标准要求。
二、跨学科主题式案例研究
学科各年级团队在双减视域下尝试进行跨学科主题式案例研究。一、二年级进行“双减”下的七巧多元评价,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维度的主题式评价,体现了重过程、重素养、重能力。以学习习惯和数学核心素养为依据,以传统纸笔形式为依托,融入多种非纸笔形式。设计跨学科、多种维度的知识、能力等观测点,增设评价主体,从而做到以素养,促落实。
三、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依据姚老师引领的省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命题研究”结合双减及五项管理中的作业要求,把单元作业设计与期末测评研究定位为校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以教学管理部统筹,学科年级组每月一次创新命题为组织形式;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低年段设计数学游戏等活动式作业,巩固技能,增强趣味性,中高年段设计观察记录、操作体验、阅读思考等类型的主题式作业为操作流程;用生生互评、交流展示、高质量作业校级推送为评价工具;用核心素养十项标准让学生达成其中指标为评价。
双减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更加全面、更加主动、更有活力的发展,最终指向人的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学情,把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的教育,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实践的空间,独立思考的时间,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华的动力和发展的平台,唯有转变育人观念,以人为本,人在中央,才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