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纬三路小学2025上半年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纬三路小学2025上半年艺术教育
工作自评报告
我校属于普通小学,有教学班总数9个,在校学生总数333人,专任教师总数23人。学校高度重视艺术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样,音乐涵盖歌曲教学、唱游、舞蹈、戏剧等,美术涵盖美术创作、绘画技法等多个方面。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展览,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我,展示自我。
一、艺术课程实施情况
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能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初步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每周2课时,美术每周2课时,综合艺术每周1课时 地方/学校艺术课程每周1课时,学校艺术课程名称分别是《晨曦合唱团》《妙笔丹青》。
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艺术课程开发还需进一步开发。
改进措施:进一步利用社区和商埠资源场馆艺术场所,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
二、艺术活动组织与实施
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保证每周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每学期组织合唱节、美术展览和艺术节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校园、教室、走廊、宣传栏、活动场所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学校每年开展艺术节等活动场次 2次,每周开展艺术活动频次 1次,校级学生艺术社团数量 8个,分别是合唱、扇绘、折纸、彩泥、剪纸、手工制作、动漫制作、书法等学生艺术社团。学生艺术活动学生参与面(占学校学生总数比例) 100%。
学校开辟教学楼一至三层为学生美术作品展示长廊,并在每层教学楼内设置了相关艺术课程的宣传栏,设置了艺术展示墙,商埠情怀课程实践展示墙,艺术教室育人特色,设置了展示学生作品的“扇绘”课程作品,老商埠文创作品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兴趣活动、社团艺术指导性需加强。
改进措施:鼓励专任老师发挥个人特长,辅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
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满足艺术教育基本需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本校艺术教师共有4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2人,音乐和美术教师各2人。艺术教师生师比为167:1 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比例音乐学科为6:1,美术学为7:1。艺术教师平均周课时为每周18节。本学年艺术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人数为2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增强专业能力。
改进措施:继续学习专业技能。
艺术教育条件保障
设置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艺术专用教室以及活动室共有3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师1个,其他教室1个。专用教室和活动室名称为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创意空间教室。
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场地限制,欠缺音美活动场地。
改进措施:场地允许情况下,保障音乐、美术活动室的建设。
艺术教育特色发展
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注重特色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开展了“商埠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学校周边区域商埠场馆艺术家来校进行授课和表演,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艺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老师和学生一起创作《商埠三字歌》,还创作了课本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制作了精美的融入商埠元素的商埠文创作品,设置商埠剧场,利用商埠剧场演绎商埠故事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今后将充分发挥本校艺术教育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社会艺术商埠资源《江湖艺社》教育资源,与周边社区当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音乐、美术专属课程:音乐《晨曦合唱团》美术《妙笔丹青》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深受同学们喜爱,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专属课程。
存在的主要问题:艺术社团尚待进一步开发。
改进措施:创设条件于周边单位做好联谊,进一步开发相关资源。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学校按照市、区的要求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占学校学生总数比例)为100%。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上学期优秀率为94.91%,良好率为5.09%;下学期优秀率为94.89%,良好率为5.11%;无合格及不合格人员。自评得分97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高年级个别同学艺术素养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课堂上加强关注。
总体来说,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艺术课程建设、优化艺术活动组织、提升艺术教师素质、完善艺术教育条件保障、推动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以及加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