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芬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区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市中区人才建设的关注。
近年来,市中区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始终本着“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工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区”战略,以济南市各项人才政策为牵引,主动担当、善作善为,通过构建平台、落实政策、征集岗位、深耕活动、加强选树等措施,全力促进辖区企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区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一是构建平台,打造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矩阵。积极打造“零跑腿、办成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济南市中区人才网”,设置政策找人、政策查询等服务模块,后台按照学历、年龄、职称、有无专利、有无项目等13个分类标签,将各级人才政策细致分类,实现政策精准匹配人才,真正为人才了解申请政策“做减法”。同时,开发“济南市中人才微信官网”,全景式展示每条政策的支持方式、适用范围、责任部门等信息,为人才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服务,便于人才随时随地享受指尖上移动应用服务,推动人才服务更便捷、再提速。二是落实政策,释放人才政策红利的强劲动能。利用多渠道广泛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创新推出5期“人才”政策解读科普视频,依托齐鲁壹点、市中头条、新视中等新媒体平台投放发布,广泛发动街道、社区转发,有效推动人才政策看得懂、看得清、用得好。同时,根据企业需求,靠上指导人才政策申报,确保企业现有人才应享尽享各种人才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今年已审核办理人才落户11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1276人、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229人、TOP200高校留学费用补贴64人;审核济南市博士后住房和生活补贴23人,博士后留济补贴15人。三是征集岗位,构筑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桥梁。积极宣传发动,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网站、微信工作群等多渠道、多路径、多方式,动态面向全区范围内的各类产业和企事业单位,发布征集信息通知。同时,安排专职人员,与区人才办、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及各园区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开展“高精尖缺”等各类人才需求征集行动,帮助人才储备岗位。今年以来,已征集高精尖紧缺人才、项目需求企业152家,岗位需求326个,人才需求2041人。四是深耕活动,推动人才招引更加精准高效。有效依托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海右人才节”“才聚泉城高校行”等引才活动,帮助企业和人才实现精准对接,有效增加引才的成功率。今年已组织动员辖区12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三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提供岗位353个;组织33家企业参加“才聚泉城高校行”北京、重庆、上海、吉林等多条高校引才路线。五是加强选树,高效服务人才项目申报激活力。坚持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积极开展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推荐,采取专人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与辖区企业联系对接,扩大人才项目政策宣传覆盖面,最大限度发动企业内符合条件人才参与申报,并根据需求开展项目申报全程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已高效服务3名高技能人才获评“海右产业技能领军人才”称号、1名高技能人才进入“2025年度齐鲁首席技师”省级评审环节。
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围绕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拓宽引才渠道和做好人才的精准服务,不断推动区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一是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依托“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强城市”特色品牌,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以“才聚泉城高校行”和“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为桥梁,组织校园招聘引才、政策引才、社会力量引才引进优秀人才来市中区创新创业,持续打造市中区人才集聚高地。二是持续加大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秉持“严谨、细致、高效”的工作理念,充分用好“济南市人才服务支持政策30条、济南市人才发展环境30条”等各项人才政策,重点做好“济南市高层次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海外留学人才支持政策”等人才政策的审核和补贴的发放,确保人才政策落实到位,让广大人才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三是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效能。依托“济南人才网”、“济南市中区人才网”,着力打造 “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服务专员的作用,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在政策解读、待遇落实、人文关怀等方面实行“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着力解决人才生活工作中的“关键小事”和“头等大事”,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市中区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竞相出彩,以实际行动为品质强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 17日
联系人及电话:于复宁、5180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