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字号:
大 中 小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提升依法执政行政水平
1.全面依法治区统筹有序。召开十三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以及区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培树典型案例5个,推荐3个项目参评2024年度法治为民十件实事活动。
2.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审查政府合同协议、重大事项等各类文件37件;完善街道合法性审核机制,接受各街道办事处报送审查意见34份,指导并回复意见建议5条,为各级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3.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证资格认证和四年年审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考试工作,新办理执法证件178人,完成全区193人证件更换;对全区7个部门共计14个行政执法卷宗进行评查;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4.行政复议应诉规范有度。共审理行政复议案件332件(含去年结转25件),审结269件,尚未审结63件,通过调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57件。四级人民法院应诉案件225件,已审结12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74件,出庭应诉率100%。
(二)全面提升法律服务保障实效
1.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50件;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刑事辩护代理630余件;为12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援律师辩护代理;累计办理公证业务1900余件;推进“四个一”法律服务集中行动,村居法律顾问为各村居提供服务3000余件次。
2.法律服务行业建设进一步规范。完成辖区55家律师事务所665名执业律师和1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117名法律工作者的年度考核工作,做好全区2023年律师执业年度卷宗整改反馈。
3.法治护航重大项目进展有序。印发《法治护航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助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对涉及全区重大项目的诉讼案件,组织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等分析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意见;为泺源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上新街城市更新项目等区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三)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完成全区年度普法数据及履职报告公开;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律师宣讲团开展活动70余场次;抓好新提任领导干部、新入职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抽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专项普法行动,联合街道组织开展专项活动50余场次;在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活动133场。
2.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坐下聊聊好市中”调解品牌;全区基层调解组织累计排查纠纷2965次,调解纠纷1410起,成功1409件,成功率99.92%;诉调对接调解7542件,成功444件;参与济南电台《以案说法》栏目、济南电视台《有话好好说》栏目的录制、策划和编排600余期;打造十六里河司法所为“枫桥式司法所”。
3.强化重点人员管控教育。制定《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累计批准相关矫正对象外出110余人次,该案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包挂;全面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强化警司协作,与区公安分局会签《警司协作特定人员安置帮教方案》;建设为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服务的公益活动基地1处,技能培训基地2处。目前,在册矫正对象264人,在管安置帮教人员1163人,均在管在控。
二、2025年工作谋划情况
(一)2025年要突破的难点工作
1.尽最大努力降低败诉率。一方面,行政复议范围的扩大以及复议前置的等新规,致使案件数量及工作量陡增,截止当前已达到去年全年案件总量的2倍,同时行政复议案件产生大量行政应诉案件。另一方面,2024年我区启动了西、南红庙城中村改造工作,强拆涉及30余个院落,王官庄片区改造也可能将于2025年启动,两个片区的改造可能会引发大量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存在批量败诉的风险。
2.尽最大努力扭转法律服务行业投诉量较多的局面。加大处置力度,对投诉较多、反复投诉及问题较为突出的法律服务机构将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与频次。针对法律咨询公司通过抖音APP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二)2025年要打造的亮点工作
1.擦亮“坐下聊聊好市中”调解品牌。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行政调解组织和商事调解组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资源,强化诉调对接、警调联动机制,深化检调对接,在适用刑事和解等轻微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引入调解机制。
2.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题普法。积极联合区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未成年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围绕防范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文身治理、禁毒戒毒、预防“笑气”滥用等社会关注问题,分层分类、精准普法。
3.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人性化、低成本、易操作、时间短、效果好等特点,探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机制,以调为先、援助兜底,将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无缝衔接,降低群众的维权成本,缓解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办案成本激增的压力;探索法律援助办案律师积分制管理新模式,出台对应管理制度。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