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济南市市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文字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11月份,省、市分别制定出台《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低空经济发展作出具体安排。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遇,结合市中区实际,区发改局牵头起草了《济南市市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决策依据
1.《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鲁政办发〔2024〕9号)
2.《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济政办字〔2024〕31号)
3.《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济政办字〔2024〕14号)
三、出台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抢抓低空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低空新消费、低空新制造、低空新基建三大领域,实施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低空产业能级跃升、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产业生态优化创新四项攻坚行动,打造全国知名的低空场景规模应用先行区、低空产业发展先导区。
四、重要举措
济南市市中区通过场景创新、产业集聚、基建支撑与生态优化四大攻坚行动,将低空经济从“战略新兴”培育为“支柱产业”。
一是以场景应用为突破口,通过“低空+”模式深度融入智能巡检、文旅消费、智慧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电力、燃气、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与低空技术深度融合;依托山东未来云谷,打造“1+N”低空旅游网络,塑造“低空瞰市中”文旅IP;构建“干线-支线-末端”三级低空物流体系,探索“轨道+无人机”联运模式,实现医疗急救物资快速转运;拓展低空技术在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响应效率。
二是聚焦“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低空产业集群。绘制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围绕工业级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核心领域,引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园两谷多点”空间格局;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
三是提出“飞服网、航线网、基础网、智联网”四网融合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低空运行体系。联合打造低空智联统一平台,集成空域申请、气象监测、飞行监管等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开展空域环境普查,建立三维数字孪生地图,保障载人飞行、物流配送等不同场景的航路需求;分阶段建设分布式起降场、能源补给站及导航通信设施,形成覆盖全区的“低空飞行圈”;依托5G-A专网、北斗增强站等建设低空智联网,推动数据融入济南市大数据平台,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与资源调度。
四是通过政策、人才、资金三重保障,营造开放协同的产业发展生态:借助空天信息产业联盟等平台,吸引5G通信、运营服务等企业集聚,举办低空经济场景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活动;实施“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选聘高校产业教授,推动校地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低空经济人才高地;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设立区级低空产业发展基金。
五、与上级文件的异同点
《实施方案》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广泛征求吸纳了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立足市中区低空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将上级措施细化实化,主要不同之处在以下两点:一是立足我区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安全发展为保障,聚焦低空新消费、低空新制造、低空新基建三大领域。二是细化明确“一园两谷多点”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布局,将智立方产业园、山东未来云谷和望岳飞谷等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作为低空产业集聚载体。
六、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济南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人:张昕妍
联系电话:0531-5180656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