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济南市市中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专家介绍:王新国,原济南市环境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调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保科研课题和技术咨询等工作,曾持有“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师(投资类)”资质,曾荣获济南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爱泉城建良言、做贡献”先进个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多项荣誉。
为预防冬季重污染天气,进一步提高市中区重污染天气防范、处置和应对能力。2024年11月,市中区对《济南市市中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市中政办字〔2024〕1号)进行更新,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程序进行优化、对应急减排措施进行调整、对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行完善。有关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解读。
一、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的原因?
答:重污染天气应急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采取强制性减排措施,从而降低空气重污染程度和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发生后,所有涉污单位都要停产?
答:重污染天气预警发生后,并非要求所有涉污单位一律停产,而是根据企业类型、环保绩效及民生需求等因素,实施差异化应急管控措施。
一是对于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或涉及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工业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如承担居民供电、集中供暖、重大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涉军涉政类生产、外贸出口、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等的企业,可在严格流程认定的前提下列入豁免清单,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正常生产经营。对空气质量影响小的生活服务业,原则上不予采取停限产措施。
二是重点行业根据其环保绩效表现进行分级,具体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企业为国家标杆企业,环保管理水平较高,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可以不停产限产,自主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为省级标杆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可少实施减排。C级和D级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需按照《技术指南》规定加大减排措施力度。通过绩效分级,鼓励“先进”企业,鞭策“后进”企业,提升环保基础工作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污染减排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三是在确保城市总体减排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小微涉气企业将获得一定的政策豁免,不必强制停产,以支持其正常运营。一般工业企业:指除重点工业企业和小微涉气企业之外的工业企业。其中,非燃煤、非燃油、不使用生物质锅炉、燃气炉窑小于1.4兆瓦的、不在城市建成区等敏感区域内的企业,在黄色和橙色预警期间不予以停限产,红色预警期间涉气工序停产。
三、重污染天气响应时,采取怎样的公众防护措施?
答: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时,公众应采取一系列周密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首先,极力避免不必要外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他们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更为敏感,因此需要特别关怀。如果外出不可避免,务必缩短在户外的时间,并佩戴经过严格认证的防尘口罩,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降低吸入污染物的风险。
当人们选择留在室内时,应确保所有门窗紧闭,以防止室外的污染空气渗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确保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尽可能纯净。此外,尽量减少开窗通风的时间,特别是在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如早晨和傍晚,因为这段时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往往较高。
对于那些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群来说,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应尽量避免在户外锻炼活动。运动时,呼吸加快,肺部通气量增加,导致吸入更多污染空气,从而对肺部造成更大伤害。建议选择健身房或运动中心等室内场所进行锻炼。
公众还应密切关注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发布的健康防护提示。以上官方信息通常会提供最新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相应的防护建议,帮助公众了解何时需要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以及如何合理调整日常活动,以减少污染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