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新视中解读《济南市市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字号:
大 中 小



原文链接:https://iapp.jnszrm.cn/share/YS0zNTctMzk3MDcxMzU.html?cversion=2.0.0
近日,济南市市中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济南市市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市中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支撑。
根据《实施方案》,市中区将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安全发展为保障,聚焦低空新消费、低空新制造、低空新基建三大领域,实施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低空产业能级跃升、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产业生态优化创新四项攻坚行动,聚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低空场景规模应用先行区、低空产业发展先导区,力争到2027年,形成具有市中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低空研发和生产相转化、制造和服务相融合、应用和产业相促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检测认证、运营服务、综合保障、空域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技术资金密集度高、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实施方案》提出了三大领域、四大行动、15项重点任务,包括拓展特色应用场景、提升低空产业能级、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优化创新产业生态等内容。
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场景应用是低空经济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低空+智能巡检”新特色,布局电力、长输供热管网、燃气管线等领域的低空巡检应用。开展低空旅游和航空运动,推广“低空+旅游文体”新消费。拓展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构建“低空+智慧物流”新体系,布设“干—支—末”低空配送网络。拓展低空智能航空器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开展“低空+公共服务”新方式,加强低空航空器在应急救援、卫生健康、城市管理、农林生产、国土测绘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创新“低空+空中交通”新应用,建设以市中区为中心的 eVTOL 商业化空中航线。
推动低空产业能级跃升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低空产业链群,将低空经济产业链群纳入市中区十大产业链群进行重点打造,逐步形成以关键零部件和应用场景落地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加大“一园两谷多点”特色产业园区的培育建设力度。
夯实基础设施基础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应用推广的硬件保障,《实施方案》提出要推进“四张网”建设。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网,以市中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未来云谷低空起降场项目为基础,分阶段推进低空起降场、导航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网,联合山东思极科技打造低空智联统一共享平台,推进低空智联网建设。加快布局低空航路航线网,探索市中区空域三维地图的数字孪生底座,完善全区“航路航线网”布局。
优化创新产业生态
优化创新产业生态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方案》提出要实施低空产业生态优化行动。强化产业链招商,用“基金+招商”模式吸引一批5G通信、低空产品生产、运营服务等企业加速集聚。聚集高层次人才,推动低空经济人才纳入市中区经纬人才支持体系,引入和培育一批低空领域行业领军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拓展多渠道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探索设立区级低空产业发展基金。
为确保方案落地实施,《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专项保障措施,涵盖组织协调、政策支持等方面,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