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议题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议题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是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法治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现实需求,是健全满足黄河流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法律制度的具体实践,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
二、政策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科学论证,并对黄河立法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开展黄河立法工作。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三、为什么要学习《黄河保护法》?
《黄河保护法》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部署的有力贯彻。旨在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严格抓好落实,提高政治站位,系统理解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强化法治意识,做好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贯通,积极把握战略机遇,策划文化项目,推进区域联动,促进合作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要增强法治意识。系统理解《黄河保护法》出台的重大意义,充分结合区情实际和区域特点,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黄河流域社会治理体系,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保护治理。要抓好贯彻落实。准确把握《黄河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重点,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的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扎实做好水资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节水增效等工作,切实把法律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抢抓战略机遇。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因地制宜策划黄河文化项目、科研项目,打造玉符河流域特色品牌,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引领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需要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集体学习《黄河保护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