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省市双向发力构建国家能源互联网创新枢纽,加快济南市能源战略提质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市中区能源互联产业发展的关心,您的意见非常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我们将把您的建议和对策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融合能源优势,创新发展能源互联网产业,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高地。现就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能源互联网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中区抢抓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顺应国家战略和省市所需,依托中心城区功能完善、能源产业基础雄厚、金融资本富集、人才资源丰富等资源禀赋优势,2021年9月,主动谋划提出建设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能源互联网产业总部经济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区域交易中心和装备智造中心“四个中心”,聚焦打造先进电网、能源储运销、电力设备及电力电子三大产业链群,以能源互联网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1年11月,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上升为市级战略,成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宏志任指挥长的战略实施指挥部,下设工作推进专班;市中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指挥长的区级战略实施指挥部,市、区两级统筹推进集聚区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市中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显成效。截止到2023年底,集聚企业225家,全口径产业规模突破3600亿,同比增长13.7%;先后建成山东省电能智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等20个产业创新平台;打造智慧能源站、绿色校园分布式光伏试点等40个典型应用场景;国网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获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市第二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先后获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晋升“双省级战略”的产业集群。
二、工作推进措施
(一)创新能源互联网产业顶层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市中区进一步承接国家能源战略、区域战略,推动能源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在政策争取上。去年,在我区的积极推动下,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2023年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大会上进行了战略签约,双方将在共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上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总部经济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与区域交易中心,共同打造典型应用场景。二是在政策衔接上。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已被列入2024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安排中明确指出,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能级,加快建设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三是在政策落地上。我区积极联合山东大学,推动成立山东大学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
2.贯彻决策部署,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济南市工信局坚持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为核心,以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为发展主线,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方向,聚力做大做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研发制造,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特高压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储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智能电网产业深入融合,加快核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积极培育壮大济南电力装备“雁阵形”集群。
为充分发挥济南市电力装备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我市制定《济南市电力装备产业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充分分析济南市电力装备产业发展现状,整合区域资源,挖掘空间潜力,优化产业布局,制定了实施“平台搭建、稳企育企、精准招商、项目攻坚、创新引领、人才赋能、政策聚链”等七项重点任务。后续,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济南实际,制定了《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群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推动风能、核能、储能、先进电网等新能源装备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了能源装备政策体系。
(二)多措并举支持能源互联网集聚区建设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支持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发展。一是积极指导协助市中区申报省“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经积极争取,市中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荣获省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称号。二是积极指导协助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申报。优先推荐中广核济南党家储能电站项目申报省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助力集聚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三是支持市中区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管理。充分结合“智慧泉城”建设,打造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动力电池溯源、碳减排核算”于一体的大数据智能监管平台,加强车辆运行安全监管,沉淀车辆及电池数据,为城市政策制定、产业低碳发展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四是支持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国网山东供电对接就市区合力打造电力战新产业集群事宜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在市发展改革委的积极协调推动下,5月8日,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带队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走访。双方就电力战新产业集群落地方案、明确上下游配套企业清单、业态聚合、产业衍生、成果转换等进行深入交流,并明确了事项推进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
(三)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创业
1.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市中区紧扣创新创业主旨、内涵和要求,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联合山东大学加快组建山东大学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山东大学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聚焦海上风电并网、电力电子技术、储能等能源新兴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核心成果,支撑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平衡保供和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联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去年8月,我区龙头企业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的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济南市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双跨平台,为传统行业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对引领带动能源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
2.强化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近年来,市中区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打好双创服务组合拳,全力推进双创主体融通发展。一是高标准建设产业载体。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重点打造了四个现代化、智能化的优质载体,分别是山东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示范基地、山东未来云谷、电力电子产业园以及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为能源类相关企业、机构入驻提供良好硬件设施。二是全面加强政策供给。围绕培育打造具有特色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我区制定出台了《总部企业引进奖励政策》《总部企业人才保障政策》《济南市市中区鼓励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支持创新应用和应用场景开放》等政策文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切实以政策的精准度、高效性助力能源互联做大做强。
(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1.多措并举聚力招商引资。近年来,市中区外招内引、北上南下,综合运用图谱招商、产业链招商、活动招商、联盟招商、重点项目招商等多种招商手段。先后赴杭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深圳考察对接相关产业机构和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招商,招引企业落地;依托国网山东电力、山东电力设备等驻区龙头企业,深挖产业链上下游和合作伙伴资源,推动打造“链主带动、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组织召开2023新能源电力圆桌会议、2023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大会等全国性的产业对接大会,充分依托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行业招商活动,引进能源相关企业;充分发挥联盟内联外引纽带作用,不断扩大联盟“朋友圈”,吸引联盟企业落地;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强势带动作用,引进创新型企业,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群。市中区确立以打造能源互联网总部经济中心、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能源互联网区域交易中心、能源装备智造中心“四个中心”为核心的产业定位,围绕国网山东电力、中石油、国家管网、电工电气、西门子、重汽新能源等链主企业,加快推进电力战新产业集群、电工电气新能源创新港、西门子变压器实验室、思极科技电力电子等产业链重点项目,打造先进电网、电力设备及电力电子、能源储运销三大产业链群,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市中,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产业链式发展、集聚发展新局面。
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壮大产业链规模,我市逐步加快山东省会都市圈电力装备产业联盟、风电核电产业链联盟等联盟协会的扩容,吸纳更多企业及科研机构进入协会,推进协会建立装备产品网上展厅,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积极组织参加产业论坛、展会,推进企业合作交流。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电力装备、风电核电装备、储能装备等能源装备企业培育力度,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推动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五)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深入推进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和都市工业等区内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拓展能源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打造形成涵盖“油-电-气-网”多领域的能源互联网应用场景体系,并提炼可规模化推广、具备商业化闭环的典型应用场景向全市、全省推广。2023年,市中区共打造智慧能源站、绿色校园分布式光伏试点等应用场景38个,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绿色校园走在前列,全力推进校园分布式光伏发电屋顶建设,共完成8所学校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是绿色城市亮点纷呈,在智慧能源充电站建设多点开花,全年完成46座公共充电站备案建设,建设完成活力区展厅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三是低碳园区加快步伐,完成大学科技园及科创大厦低碳园区建设,利用园区空间打造光伏屋顶、光伏路面景观区、光伏凉亭、光伏车棚等新能源发电场景,实现节能、低碳、绿色园区发展。
三、下一步计划
(一)深化协同创新,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继续全力支持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一是优先推荐市中优质在建产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优先推荐市外相关优质企业总部及产业落户市中区。二是积极支持市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开发建设,推广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开展虚拟电厂等试点,打造能源互联网融合应用新场景。三是合作打造电力战新产业集群。市、区共同组建电力战新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根据省电力公司需求尽快确定落地方案,明确上下游配套企业清单,通过业态聚合、产业衍生、成果转换等方式,合力推动能源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建设,在市中区打造山东省电力战新产业集群。
(二)聚焦质效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市中区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战略实施指挥部指导推进下,聚力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总部经济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区域交易中心和装备智造中心“四个中心”,聚焦先进电网、能源储运销和电力设备及电力电子三大产业链群,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重点项目推进、产业融合等。一是夯实产业发展支撑平台,建设好山东大学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济南市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深化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的校地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围绕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对接国网山东电力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好电力战新产业集群、山东电工电气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港等重大项目的落地保障和对接工作。三是推动能源互联网与都市工业、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通能源互联网与区内主导产业融合发展通道,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贡献力量。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8日
(此件可公开)
(联系人:刘涛;联系电话:8207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