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市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聚焦都市工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市中区都市工业发展的关心,您的意见非常符合工业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我们将把您的建议和对策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融合工业优势,积极推进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都市工业,打造市中区都市工业发展新高地。
一、产业回归、工业回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市中区按照“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发展思路,实施新质生产力“有形化”战略,积极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突出先进制造业主导地位,依托国网山东电力、山东电力设备、西门子能源等龙头企业,重点加快山东电力战新产业园、山东电力设备改造升级项目和西门子能源海上风电变压器厂区扩建项目建设,培育发展电力元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等电力电子产业,推动电力设备及电力电子产业链提级跃升。同时,加快发展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济中智造港建设,推进飞客工场无人机、西南工具航天用数控刀具、赛亿科技航天新材料等项目落地,以精准适配的场景应用为驱动,发力布局航空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等潜力巨大的细分领域,支持栋梁科技等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加快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策划建设,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发、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产业,打造技术领先的标志性产业链群。着力构建“支撑有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和链式融合、协同共促的产业生态,力争经济区建设三年见到明显成效。
二、构建产业集群,发挥都市工业规模效应。市中区致力于统筹都市工业发展空间,认真落实济南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文件要求,按照“产业回归、工业回城”发展思路,同时制定完善《市中区加快都市工业发展实施方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眼培育产业新赛道、打造产业新生态,依托区位和人才等优势,在二环西路以西区域释放工业用地,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和园区产业差异化发展为导向,优化存量、引导增量,重点培育壮大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电力战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济南市先进制造业经济区。同时,实施工业上楼,集约利用工业土地,谋划建设集研发、生产、中试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楼宇,引进生产设备较轻、生产过程噪音与污染较小、附加值高的轻型制造类企业。加强工业项目建设工业用地要素保障,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奖励、重大项目建设补助、研发投入补助、快速发展奖励、绿色发展奖励、专精特新奖励、单项冠军奖励、“双创”平台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集中支持全区都市工业的产业培育、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园区建设和产业链发展等各个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智能制造培育,推动都市工业数智化升级。市中区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工作,通过举办供需对接、现场诊断、观摩学习等数字化转型促进活动,服务企业200余家,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下一步,市中区将以国家级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两个省级“产业大脑”为核心,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新技术、新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广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联合中德栋梁等辖区龙头企业加强智能制造领域招引,全面提升我区企业数智化水平。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2日
(此件可以公开)
联系人及电话:刘昭惠 8207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