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113701030045276007/2025-6649821
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01-17

济南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发展改革局紧紧围绕全区“二次创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提升年”安排部署,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全力抓项目、强产业、稳运行、促改革、守底线,获评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荣誉称号,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现将全年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项目攻坚。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7个省级重点项目、19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127个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0.4亿元、88.3亿元、154.1亿元,完成率分别达到103.5%、100.7%、116.6%。持续加大稳投资力度,投资增速自2024年一季度下降21.5%持续提高至全年增长1.8%,提高23.3个百分点。二是项目谋划卓有成效。依托项目策划储备工作推进机制,全区新谋划储备项目346个,总投资1634.3亿元。其中,重点产业和平台支撑类项目245个,总投资1312.6亿元。三是资金争取实现突破。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超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实现突破,单年度获批资金数额创历年来新高。

(二)扎实开展产业转型。一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牵头26个单位建立全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全体扩大会议,不定期组织召开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分领域调度会议,“双循环”机制正式运行,为凝聚全区产业发展工作合力提供机制保障。二是强化全区产业谋划。印发《济南市市中区“十大产业链群”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重点产业链群打造取得明显成效。结合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在党家、陡沟片区同步谋划策划济南都市工业经济区,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提供支撑。三是抓好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金钟科技、济南大学等4家单位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势电子等5家企业认定为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全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到24家,市级创新平台累计达到22家。同时,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加速成势,2个项目成功入选全市空天信息产业重点项目。

(三)扎实推动服务业发展。一是强化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全区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制定本年度全区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统筹19家成员单位,聚焦金融业、房地产业、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四大重点板块,强化部门、街道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凝聚推动全区服务业稳增长的工作合力。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6.4亿元,增长3.9%,对全区GDP贡献率61.3%。二是保障规上服务业运行。统筹18个行业主管部门,聚焦十大门类、33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建立完善指标监测机制,重点紧盯7个核算行业,加强调度监测,每月分级分层分类对接走访213家核算企业,针对潜在风险点提前采取措施,保障行业稳定运行。1-11月,全区规上服务业营收425.9亿元,增长4%;核算行业营收192.4亿元,增长1.4%。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中实易通获评第五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市级服务业创新中心。新认定超意兴为市级总部企业,全区市级总部企业累计达到22家。

(四)扎实保障经济运行。持续用好全区“一盘棋”抓经济运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周监测、旬调度工作机制,每月配合做好全市经济运行例会及全区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相关工作,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强化19项主要经济指标监测预警及分析研判,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助力全区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4.4亿元,增长5.1%。主要经济指标中9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4项排名全市前5位。

(五)扎实推动战略实施。一是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印发全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及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市中落地落实。二是创新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文庄租赁住房等3个项目列为2024年省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兴隆全民健身中心成功申请市补助资金144万元。“市中区创新推进城中村改造”案例被省发展改革委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三是稳步推进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建设。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未来产业两大方向,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全力实施试点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先行区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四是扎实推进“双碳”战略实施。起草《市中区碳达峰工作方案》,强化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不断完善用能预算化管理体系。全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3.02万千瓦,新增备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20座、汽车充电桩3939个。

(六)扎实做好民生保障等工作。强化区级成品粮油储备管理,高标准完成成品粮储备任务;不断健全应急供应体系,对32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进行专项检查;扎实做好粮食购销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和粮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高压线路保护巡查,聊热入济工程和济热长清电厂220千伏送出工程进度加速推进;强化“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一户一表”改造加快实施;全面推动产业帮扶弱县工作,顺利完成商河县结对共促发展任务。同时,信用体系建设、价格监测认定、公共资源交易、国防动员等工作稳步推进。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工作。一是以更高水平抓项目谋划。围绕城市更新、产业园区、都市工业等重点领域,力争谋划储备项目库项目总量达到35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65%以上、项目落地转化率达到25%以上。二是以更有效措施抓项目推进。继续以“2+3”项目推进机制为抓手,全力加快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建设,盯开工、盯纳统、盯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确保按计划、按节点推进,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以更大力度抓资金争取紧抓住国家扩大各类政策性资金投放规模的机遇,继续巩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优势,并努力在超长期特别国债争取上实现突破,力争2025年获批各类政策性资金额度再创新高。

(二)坚定不移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产业载体谋划。围绕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两张网”建设,实施新质生产力“有形化”战略,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推进济南都市工业经济区建设,加快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济南西部发展新空间。二是强化重点链群打造。深化“十大产业链群”打造,动态调整补充新的产业链群,加快构建具有市中特色的“10+N”产业链群体系。三是强化统筹机制作用。继续落实全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编制全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规划引领和实施路径。

(三)坚定不移抓好服务业发展。一是稳住服务业发展基本盘。聚焦金融业、房地产业、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四大重点板块,用好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各行业研究分析、运行监测等工作,结合我区产业基础招大引强、培育增量,发挥好服务业增长主引擎作用。二是推动规上服务业提质增效。研究制定市中区2025年服务业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明确各细分行业重点招引方向,夯实主管部门招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1+18+17”工作机制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工作合力,通过招引企业落地、培育上规入库等途径,做大规上服务业总盘子。

(四)坚定不移抓好经济运行。锚定“经济运行持平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刚性要求,持续用好全区“一盘棋”抓经济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分解-监测预警-波动溯源-运行调节”的工作闭环,不断提高分析研判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深入分析研究经济结构变化,精准做好预期目标分解,统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强化细化各项子指标监测分析,深入研究短板弱项指标具体成因,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开展存量挖潜、增量引育,切实提升关键指标数据质量,保障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平稳运行。

(五)坚定不移抓好战略规划。一是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紧扣“二次创业”总要求,研究提出全区“十五五”时期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计划于8月底前形成总体规划纲要框架初稿,10月底前形成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同步做好与上位规划的有效衔接。二是深入落实重大战略。继续抓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双碳”战略实施,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及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建设,着力推进任务落实、做好项目申报、强化资金争取,并努力挖掘特色、打造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六)坚定不移抓好惠民生保稳定工作。一是盯紧民生实事进展和粮食安全工作。确保完成1万户以上供电“一户一表”改造任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10座、充电桩1500个。加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体系建设和成品粮油储备管理,确保成品粮和食用油应急供应量。二是做好区域协作帮扶工作。编制2025年东西部协作任务指标分工方案,制定2025年市中区高唐县产业帮扶工作任务清单,做好费县对口合作、商河县结对共促,打造县域高质量合作发展样板。另外,高标准推进人民防空、民营经济、价格管理、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发展和改革局

878

信息发布总数

4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