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西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
字号:
大 中 小



党西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研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展。
三、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转变: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达到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常规。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上课接打手机等现象,教导处将加强随堂检查。
2.强调“五抓”,追求有效。
(1)抓实备课。每位教师在拿到修改后的导学案后要根据本班实情进行二度备课,二度备课包括课前备和课后补充、提示以及反思。反思一定要及时写,要求体现这几方面:①记录教学成功的地方;②记录教学遗憾的地方;③记录教学机智的地方;④记录学生独特的见解;⑤记录再教设计等。
(2)抓活课堂。“活”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师生互动的多样,思维程度的深刻,学生限度的参与,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抓勤辅导。这里的辅导不仅指教师更要求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确保学生能做到堂堂清。
(4)抓精练习。杜绝滥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每天各科作业除了量的要求适度外,特别注重质的要求,强调教师要精心选择,不能随心所欲。
(5)抓细分析。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及具体措施,认真组织校小考质量分析,揭示问题,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二)、回归课堂 回归教研
我校教学工作根据张涛局长在干部读书班上提出三个回归:回归课堂、回归教研、回归常态。于飞局长在区计划传达会时提出求真务实、精耕细作,赵霞主任提出规范动作四个坚持。坚持抓好合格率、坚持当堂检测机制、坚持学校的学情诊断机制、坚持学困生辅导机制。在开学初时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主题:巩固落实,稳步提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实推进:
1、 对标学习,开展两研
研《2022版新课标》、研《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开学前后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开展研讨学习,纷纷写下了学习笔记和感悟。
2、 深化教研帮扶,助推双新课堂
教研活动定主题、定时间,扎实推进,依托课例研讨,大教研、小教研随时随地进行。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三“知”课堂研讨活动:新教师成长课 知课堂(关注目标达成) 一轮一重点;青年教师展示课 智课堂(关注突出亮点) 一课一亮点;骨干教师引领课 质课堂(关注质的提升) 一课一主张。
“同课异构”展风格,打造风格教师团队;师徒结对促成长:打造新秀教师团队。通过不同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助推双新课堂的落实。
“1232”课例研讨方式“一备、二研、三讲、二反思”,让执教教师经历研究、反思、修改、提升的过程,教师对课堂组织、教材挖掘、目标定位等诸多环节深入研讨,借助集体的力量,更多地回顾自身的教学实践,让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3、 夯实常规管理,聚焦目标落实
在备、上、批、辅、测、馈六环节上,做到了扎实推进,精析教材,备课详实,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随堂检测,有效分析,及时复盘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在优化作业设计方面,我们强化了质量的监测效果。低段语文学科每周进行识字、古诗、讲故事等质量监测,中段每周进行看拼音写词语、日积月累、书法大比拼等质量监测,高段每周进行经典诵读、限时习作、书法大比拼等质量监测。数学学科口算、笔算、解决问题、讲题比赛。英语学科口语训练、书法比赛、绘本阅读。各学科进行阶段性诊断及分析,让老师们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常规管理的有效推进,落实教学的强基固本。
4、延时服务,关注学困生辅导
我校95%的学生都参加延时服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辅导方案,既要有个别形式的辅导,又要有小组、结对形式的辅导,兼顾“培优、提中和补困”,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用心辅导,用爱服务,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长。
(三)、构筑平台 助力成长
1、借势聚力,协同发展。
我校公校长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性发展,在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让更多的骨干年轻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促进实践。自2月份以来,我们学校语文老师走进西河小学(聚焦语文要素,构建实效课堂),爱都小学是我们的专业合伙人(语文、数学课例研讨)他们走进党西进行说课指导,我们走进爱都进行课例研讨。语数老师参加名师课堂(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专题研讨、新课程标准核心概念“量感”与“数感”教学专题研讨),大家汲精华而取之,学方法而思之,归实践以用之。请进来,以研促教,打造科研团队。先后邀请陈培瑞、王沛忠、马刚、江红春,进行新课标解读,帮助大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落实新课标在课堂中的呈现,闫莉校长带领齐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走进党西指导工作,各科教研员对课堂教学的亲力指导,让我们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携手,在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之路上,一路前行!
2、借助平台 寻求发展
自从“点点云校”开通了线上教研的新路径,各个学科线上、线下齐学习,共进步,打破时空限制,协同研讨,实现了集团间、校级间的经验分享,优势互补,让学习更高效。国家智慧云平台、济南市空中课堂的资源、区里转发的学习链接,都给我们提供了不出门就能学习到优秀资源的平台。这些平台的应用,为老师们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夯实举措,尽心尽力促进质量提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年度我们仍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质量强校的目标。继续通过“查一查”“测一测”“比一比”“晒一晒”“挤一挤”等方式,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抓出成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质量管理,做好阶段性检测、终结性检测等工作。排查薄弱学科,学经验、找问题、想对策、促提高。确保各学科的各项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
2.强化措施,转变薄弱学科。针对少数薄弱学科,我们将加大整改力度,通过寻找问题、结对帮扶、领导跟踪等方式,帮助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继续延续上学年毕业班工作的良好态势,及早制定毕业班工作实施方案,形成有效提升质量的举措,确保毕业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4.让随时阅读成为可能。本学年在各层拐角出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角,以便孩子们能充分运用课间时间享受阅读的快乐,形成阅读习惯。
5.重视写字教学,落实多种措施。写字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仅可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而且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各学科要齐抓共管,做到方法指导,严格要求,用笔统一,常抓不懈。尤其是语文学科,要将写字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课课练、天天练,有指导,有练习,有讲评,反复抓,抓反复,遵循集中与分散、激励与惩罚相集合的原则。学校将分别在期中、期末进行两次写字状况调研,统计各班的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与不合格率,并进行及时公布与整改。
周次 | 时间 | 教学工作要点 |
工作内容 | ||
一 | 2.10-2.14 | 1. 制定教学工作配档表。 2. 国家课程任课教师聚焦“四新”(新课程、新课标、新评价、新教材)进行“三题”之“做题”测评培训活动。 3. 人教版义教新教材网络培训。 4. 开学初教学备课检查。 5. 传达教学计划。 6. 研读“四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
二 | 2.17-2.21 | 1.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结合区学科教研)。 2. “共生新课堂”——全员普听课。 3. 普听课后,听评课教研。 4. 数学组命题教研。 |
三 | 2.24-2.28 | 1. “共生新课堂”——全员普听课。 2. 普听课后,听评课教研。 |
四 | 3.3-3.7 | 1. “共生新课堂”——全员普听课。 2. 普听课后,听评课教研。 3. 研读“四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4. “强基础 重落实”——周周清。 5. “讲”出精彩,“题”炼思维——数学讲题活动 |
五 | 3.10-3.14 | 1. “共生新课堂”——全员普听课。 2. 普听课后,听评课教研。 3. 命题教研。 4. 学困生辅导教研。 5. “强基础 重落实”——周周清。 6. “英”韵飞扬 “语”出精彩——英语口语表达活动 |
六 | 3.17-3.21 | 1、“口算(笔算)小达人”比赛 2、 全员书法达标(字词、古诗)比赛 3、英语书写比赛(单词、简单的句子) 4、四年级体育抽测 5.“强基础 重落实”——周周清。 |
七 | 3.24-3.28 | 1. 新教师展示课 2.展示课后,听评课教研。 3.“强基础 重落实”——周周清。 4. 研读“四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5.“向美而行 以艺润心”——绘画比赛活动。 6. 分层抽测。 7.单元测分析。 |
八 | 3.31-4.3 | 1.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2. 新教师展示课。 3. 常态化巡课。 4. 主题教研。 5. “数”能生巧 神机妙“算”——“计算小达人”活动。 6. 毕业班提质主题教研。 7. 艺术抽测。 8. 体育抽测。 |
九 | 4.7-4.11 | 1. 学困生辅导教研。 2.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3. 常态化巡课。 4. 主题教研。 5. “强基础 重落实”——单元测。 |
十 | 4.14-4.18 | 1. 研读“四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2.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3. “强基础 重落实”——月测。 4. 新教师展示课。 5. 常态化巡课。 6. 主题教研。 7.月测分析。 |
十一 | 4.21-4.25 | 1.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2. 常态化巡课。 3. 主题教研。 |
十二 | 4.27-4.30 | 1. 常态化巡课。 2. 主题教研。 3. 期中质量检测。 4. 新教师展示课。 5. 分层抽测。 6.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
十三 | 5.6-5.9 | 1. “五步三查”促提升——常规检查。 2. 常态化巡课。 3. 主题教研。 4. 研读“四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5.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
十四 | 5.12-5.16 | 1. 主题教研。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以字为始 书写未来”——书法比赛活动。 5. 学困生辅导教研。 6. 毕业班提质主题教研。 |
十五 | 5.19-5.23 | 1. 主题教研。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强基础 重落实”——单元测。 5. “数”能生巧 神机妙“算”——“计算小达人”活动。 |
十六 | 5.26-5.30 | 1. 主题教研。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强基础 重落实”——月测。 5. 研读“四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评价)教研组长会。 6. 分层抽测。 7. 月测分析。 |
十七 | 6.3-6.6 | 1. 主题教研。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妙“趣”横生 “英”你精彩——“趣配音”活动。 |
十八 | 6.9-6.13 | 1. 主题教研。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强基础 重落实”——单元测。 5. “书声琅琅 语润童心”——朗读活动。 6. 单元测分析。 |
十九 | 6.16-6.20 | 1. 期末复习教研组长会。 2. 常态化巡课。 3. “强基础 重落实”——周测。 4. 新教师汇报课。 5. “五步三查”促提升——常规检查。 6. 期末复习教研会。 |
二十 | 6.23-6.27 | 1. 期末复习巡课。 2. “强基础 重落实”——专项练习。 3. 分层抽测。 |
二十一 | 6.30-7.4 | 1. 期末质量检测。 2. 质量分析会。 3. 教学工作总结。 |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