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市中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聚力“2356”总体发展思路,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创新创优成果斐然。一是持续强化全方位多维度社会保障新闻宣传,被人社部办公厅表扬为社会保障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二是创新完善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被省人社厅表扬为青年人才集聚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助力市中区入选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10强城区。三是形成“5+N”模范机关创建格局,被省人社厅表扬为全省人社系统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四是高标准组织实施创业创新大赛,被省人社厅等12部门联合发文表扬为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暨第七届山东省创业大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五是持续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六项机制,获得全省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嘉奖。同时,全市区(县)中率先在3个街道和7个社区试点打造了功能性农民工党组织。六是探索建立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涵盖人社六大业务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制作了通俗易掌握的办事流程教学短视频《筋斗云·人社系统分类分级培训课程》。同时,创新推出政策解读科普短视频,做法先后被省、市政府办公厅作为经验在政务公开看山东等平台刊发,分类分级培训体系项目在全市“揭榜挂帅”中取得优异成绩。七是持续提升平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服务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区级和5个街道人社服务平台为全市优质服务平台,2个项目在“揭榜挂帅”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全市练兵比武大赛二等奖,4名同志分别获评全国人社“知识通”称号、省市人社“岗位练兵明星”。八是深入开展“社区微业”行动,创建“就在社区”就业模式,打造出17个特色微业社区,同生里、秀泉2个社区被全省现场观摩。
(二)重点工作固优补短。一是创新就业举措。全力以赴促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773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161人,发放就业补贴资金及失业保险金3.9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60万元,开展系列招聘会100余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67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100%,推动44名临夏市脱贫劳动力来济就业。二是狠抓社保提质。扎实推进扩面征缴,新增居民参保900余人;支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4.82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各类待遇1.05亿元;做出工伤认定659件。三是深化招才引智。组织500余家企业参加各类引才活动,引进海外留学人员335人、青年人才新增20419人;审核办理人才落户68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3168人,发放人才政策补贴3280.5万元;推选2名高技能人才获评“齐鲁首席技师”、9名高技能人才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新增高技能人才4260人。四是优化人事管理。高效实施街道职员等级晋升,高质量完成区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审核、审批全区130所学校岗位设置材料;审核107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空缺岗位竞聘材料及342名新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材料。五是维护劳动权益。深化完善“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受理人事劳动维权案件2219件,涉案金额1520余万元,结案率99%,调解率80.15%;优化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机制,高效处理欠薪线索1681件,共涉及人员6000余人,追讨欠薪7600余万元。六是强化行风建设。开展人社“订单+精准”暖心服务行政策宣讲活动20余场次;持续推行“一窗通办”,区级综合窗口办件2.1万件,办结率、服务满意度、好评率均为100%;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18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1项。七是高效回应诉求。处理12345热线工单3.6万件,信访问题927件,人民网留言138件,民声信箱28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市中区人社局紧紧围绕“二次创业”主题,深入落实全区“向新起势年”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1263”总体工作思路为统领,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工作,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1项”贯彻全年的“温暖人社•暖在市中”公共服务品牌提升行动。一是深化基层平台建设。持续深化落实全市人社基层平台服务效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二是创新公共服务路径。围绕“小灵帮办”服务品牌,拓展多元化服务,依托区街两级人社基层平台,打造形成以人社服务平台为主体的人社便民服务圈,创新一批帮代办、就近办、集成办等特色服务模式。三是强化政策服务精准。依托分类分级培训体系,精准开展多样化政策宣讲;开展人社“订单+精准”暖心服务行活动,提升政策落实落地闭环式精准化服务。
(二)全力推进“2项”重点难点破题。一是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破题。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9万人以上;构建全区促进就业创业工作联动协作体系;大力推广“就在社区”特色社区微业模式;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青年见习计划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730个;集聚街道、驻地高校资源创新开展招聘活动;有效利用驻地高校资源,推动济南大学创业学院服务效能提升。二是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破题。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分级分类工作机制,构建源头预防、动态监管、事后惩戒的全过程欠薪治理体系。深化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制定年度送法计划,组建送法队伍,联合街道实施普法活动,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加强裁审衔接,提高裁审一致率。
(三)创新策划“6个”亮点项目支撑。一是深度构建以“社区微业”为基础的就业创业服务格局,大力推广“就在社区”创新做法,打造10个以上示范微业社区。二是实施山东博士(后)国际创新创业园综合示范主园区项目,依托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市人才中心、区委组织部等单位推动项目建设。三是持续完善“联盟+平台”人力资源产业服务体系,调动市中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产业联盟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继续完善云上数字化共享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四是构建更加高效的“一站式”劳动权益维护体系,打造集农民工工资保障、劳动人事争议处置、法律援助等为一体的劳动权益维护服务场所,“一站式”实现咨询、投诉、调解、仲裁等。五是稳步推进基层农民工党组织覆盖面,落实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提升九大行动实施方案,推进街道、社区农民工党组织覆盖面。六是优化完善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形式,打造人社系统分类分级培训“市中样板”,实现培训体系质量高、示范性强、可复制推广,推动人社基层平台业务经办水平和服务能力再提升。
(四)深化“3项”基础服务保障工作提升。一是深化社会保障工作提升。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行动,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全力做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常态化开展基金资金安全自查整治行动;广泛开展工伤预防宣传。二是深化人才服务工作提升。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组织企业参加引才活动;做好“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支持工程、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等各级、各项人才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核及资金发放;狠抓技能人才培育,评选推荐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项目,开展技能人才竞赛活动。三是深化人事管理工作提升。高效实施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推进实施街道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稳步推进事业人员科级调整;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力做好职称评审,促进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有效衔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