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和吸收采纳情况
11370103553722767N/2024-6614209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10-16

济南市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和吸收采纳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中区人社局认真做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现已全部办结,现将办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案办理基本情况

2024年度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区人社局共收到5件政协委员提案,其中主办3件、会办2件,截至目前,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承办提案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二、提案吸收采纳情况

本年度吸收采纳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5件:

(一)针对政协委员尹娜提出的《以高质量人才发展推动活力品质强区建设的建议》提案,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区决策部署,始终本着“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工作理念,主动担当、善作善为,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持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坚持围绕“惠、稳、助、引、树”做文章,在平台搭建、政策落实、岗位征集、活动强化、选拔推荐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动建设更加壮大更加优质人才队伍,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是搭建平台“惠”人才。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打造“零跑腿、办成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济南市中区人才网”,设置政策找人、政策查询等服务模块,后台按照学历、年龄、职称、有无专利、有无项目等13个分类标签,将各级人才政策细致分类,实现政策精准匹配人才,真正为人才了解申请政策“做减法”。同时,开发“济南市中人才微信官网”,全景式展示每条政策的支持方式、适用范围、责任部门等信息,为人才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服务,便于人才随时随地享受指尖上移动应用服务,推动人才服务更便捷、再提速。二是落实政策“稳”人才。利用多渠道广泛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根据企业需求,靠上指导人才政策线上申报,确保企业现有人才应享尽享各种人才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今年以来,已审核办理人才落户9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1989人,发放各类人才政策补贴631.6万元;发放济南市博士后生活、住房和留济补贴338.1万元,审核山东省博士生活补助24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生活补助9名。三是征集岗位“助”人才。坚持以岗位征集为抓手,积极宣传发动,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网站、公众号、微信及QQ工作群等多渠道、多路径、多方式,面向全区范围内的各类产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布征集信息通知。同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与区人才办、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及各园区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开展“高精尖缺”等各类人才需求征集行动,帮助人才储备岗位。今年以来,征集企业104家,申报需求岗位238个,高精尖紧缺人才需求952人。四是强化活动“引”人才。有效依托“才聚泉城高校行”和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等活动,搭起企业与人才沟通的桥梁,帮助企业和人才实现精准对接,有效增加引才的成功率。今年以来,已组织15家企业参加引才活动,拟招聘575人,达成就业意向236人;组织动员辖区193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提供岗位3500余个;较好地满足了辖区用人单位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五是选拔推荐“树”人才。坚持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积极开展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推荐,采取专人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与辖区企业联系对接,扩大人才项目政策宣传覆盖面,最大限度发动企业内符合条件人才参与申报,并根据需求开展项目申报全程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助力1名高技能人才进入“2024年度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项目省人社厅第一轮评审,助力9名高技能人才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二)针对政协委员王君提出的《关于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的建议》提案,区人社局坚持以提高工伤认定质量为目标,以维护公平正义兼顾效率的办案原则为重点,以工作作风转变和办案水平提升为着力点,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出“五字诀”,紧扣“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宗旨,全力抓好工伤认定工作,实现了工作的整体高效推进,有效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一是“严”字当头,坚持依法认定。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坚持严把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关,认真审核用人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认定申请材料,确保提交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严把工伤认定调查关,对工亡、受伤重、疑点多、交通事故案件进行重点调查,对涉及的人、物、环境、各种形式的监控记录进行逐一问询排查,实现调查全覆盖。严把工伤认定审核关,严格遵循认定流程,按权限依序逐项审核,确保权限在规定范围内运行。严把认定时限关,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之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7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做到了工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二是“细”字为先,坚持调查取证。对疑难案件进行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对每一处细节做到反复论证、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环节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做到全流程录音录像,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客观性。三是“实”字为重,坚持实事求是。对案情分析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对疑点较多、案情复杂的案件提交局联席会议集体审议确定。对疑难案件始终坚持多方调查取证,充分听取法院、行政复议机关的意见,依法做出公平公正认定。积极与其他区县加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定中坚持实事求是,排除一切主观因素干扰,切实维护行政行为的客观性、公正性、严肃性。四是“优”字为要,坚持便民利民。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对内部信息共享能够获取得材料不再要求重复提交。对存在纠纷的工伤认定案件,积极采取调解、协商的办法,为工伤职工及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帮助和指导,消除用人单位、劳动者的疑虑,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五是“宣”字为引,坚持宣传引导。有效落实工伤预防宣传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月、入企服务等活动持续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通过委托培训机构现场演示教学的方式,以定点方式对重点企业、部分高危岗位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培训以及政策法规的讲解,引导企业注重安全生产,教育广大劳动者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营造安全和谐氛围。近年来,先后对辖区内2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培训及政策法规的讲解,覆盖职工1823人,有效扩大工伤保险的普及范围及广大企业、职工对工伤政策及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三)针对政协委员王伟提出的《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议》提案,区人社局紧密结合部门职责,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常态化服务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采取多项有效举措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融资支持促发展。积极牵头与17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00多个村居服务站联动,利用企业走访、工作群、宣传栏、明白纸、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宣传到每名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让大家广泛了解创业政策,积极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的难题。今年以来,已向辖区31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万元;1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0万元。二是强化政策扶持促发展。制定人社惠企政策服务“菜单”,按需“点单”,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宣讲团,深入街道和企业进行精准政策宣讲,达到“政策找人”的实际效果,让惠企政策看得清、记得住、用得好。2023年以来,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8.4万元。今年以来,有效落实企业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已向辖区540家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23.86万元,惠及15714名企业职工。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促发展。全力落实青年见习计划。联合街道加强青年见习相关政策的宣讲和上门服务活动,扩大宣传手段,协助企业做好青年见习申请、补贴发放等工作。2023年以来,开发青年见习岗位2955个,上岗青年见习人数达430人。全力实施技能培训。线上依托多种渠道,开展培训政策宣传;线下积极到企业、跑高校,广泛宣传技能培训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企业职工培训体系。今年以来,已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5场次,培训人数达2871人。同时,成功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推荐14个项目参加市级赛,有4个项目进入决赛。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育。将举办高水平竞赛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每年策划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采用电话、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竞赛宣传,引导企业职工参加竞赛,切实增强高技能人才荣誉感、激发提升技能水平意愿和动力;多渠道开展高技能人才项目政策宣传,常态化走访辖区企业,靠上服务人才项目申报企业,从政策解读、材料审核提交等环节精准指导高技能人才项目推荐申报,今年以来,助力1名高技能人才进入“2024年度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项目省级评审、9名高技能人才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举办自主评价操作流程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自主评价备案材料注意事项,靠上服务指导企业规范和完善自主评价相关规章制度,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截至目前,全区 40 余家企业完成自主评价备案、5 家企业实施自主评价、700 余名技能人才取得三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四)针对政协委员王新明提出的《关于发挥我区民营经济优势和活力的建议》提案,区人社局紧密结合部门职责,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把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常态化服务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采取多项有效举措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政策扶持,全力推动各项财政补贴政策落实。制定人社惠企政策服务“菜单”,按需“点单”,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宣讲团,深入街道和企业进行精准政策宣讲,达到“政策找人”的实际效果,让惠企政策看得清、记得住、用得好。2023年以来,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8.4万元。今年以来,有效落实企业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已向辖区540家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23.86万元,惠及15714名企业职工。二是聚焦融资支持,全力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积极牵头与17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00多个村居服务站联动,利用企业走访、工作群、宣传栏、明白纸、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宣传到每名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让大家广泛了解创业政策,积极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的难题。今年以来,已向辖区31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万元;1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0万元。三是聚焦人才培育,全力推动人才项目政策精准落实。将举办高水平竞赛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每年策划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采用电话、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竞赛宣传,引导企业职工参加竞赛,切实增强高技能人才荣誉感、激发提升技能水平意愿和动力;多渠道开展高技能人才项目政策宣传,常态化走访辖区企业,靠上服务人才项目申报企业,从政策解读、材料审核提交等环节精准指导高技能人才项目推荐申报。今年以来,助力1名高技能人才进入“2024年度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省级综合论证程序、9名高技能人才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举办自主评价操作流程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自主评价备案材料注意事项,靠上服务指导企业规范和完善自主评价相关规章制度,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截至目前,全区70余家企业完成自主评价备案。四是聚焦行业服务,全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成立。积极搭建人力资源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高标准推动市中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联盟揭牌成立,促进人力资源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已吸纳61家企事业单位成为联盟成员,成功举办联盟论坛、网络招聘、中小企业服务商大会等系列活动,有效推动辖区人力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针对政协委员张玉静提出的《关于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重要作用的建议》提案,区人社局紧密结合部门职责,坚持把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强化稳岗扶持,多举措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全力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稳岗补贴返还力度,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微信及QQ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稳岗补贴政策宣传,做好企业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有效落实,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免审即享”。今年以来,已向辖区540家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23.86万元,惠及15714名企业职工。全力落实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激发企业稳岗积极性,加大社会保险补贴、青年见习计划、十大千亿产业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宣传落实力度,以一次性奖补、一次性就业补贴的形式确保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已针对吸纳2022年毕业生就业及见习的企业,发放各项补贴856.80万元。二是强化创业扶持,多举措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积极牵头与17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00多个村居服务站联动,利用企业走访、工作群、宣传栏、明白纸、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推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宣传到每名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让大家广泛了解创业政策,积极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资金的难题。今年以来,已向辖区31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万元;1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0万元。全力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有效运用创业补贴扶持初创小微企业,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023年以来,发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资性创业补贴178.8万元。三是强化供需协同,多举措实现企业精准服务。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线上依托多种渠道,开展培训政策宣传;线下积极到企业、跑高校,广泛宣传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全力推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场次,培训人数达2871人。同时,成功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推荐14个项目参加市级赛,有4个项目进入决赛。全力做好就业供需精准匹配。联合街道及社区(村)广泛开展就业需求摸底,充分掌握辖区居民就业需求情况;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企业服务群发布等渠道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征集岗位需求信息;适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周密组织辖区有就业需求居民与用工需求企业面对面对接。今年以来,联合街道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40余场,共组织70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岗位2.1万余个。全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讲。定期组织企业举办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会、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项目”等系列宣讲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以来,已组织100余家企业举办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会;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街道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讲10余场次,直接面对面向90余家企业解读劳动法律法规,及时解决劳动用工法律疑难问题;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牵头深入辖区项目工地开展送法上门40余次,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提案办理主要做法

区人社局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收到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后,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明确提案的责任领导、办理科室单位、办理人员、办理时限等事项,建立工作台账。同时,由分管领导牵头,带领涉及的科室单位具体研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形成答复函,全部由主办科室单位的负责同志采取面谈的形式,与提案政协委员对接沟通,反馈办理进度,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并给予明确答复。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截至目前,区人社局收到的5件提案已办结完毕,还有待建立长效机制。下一步,区人社局将根据提案办理情况,做好持续跟进,建立长效化机制,定期做好跟进工作,定期开展“回头看”。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82

信息发布总数

127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