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市中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文字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济南市市中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深入分析当前市中区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关键问题与“十四五”水生态环境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国家、省、市级相关文件及精神要求,制定了水生态环境目标指标,提出来“十四五”期间市中区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计划。期间,多次邀请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领域专家交流咨询以及局外部门征求意见,近期由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发布。
二、决策依据
《规划》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济南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衔接《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和内涝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市中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等规划方案,进行编制。
三、出台目的
《规划》编制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做好与济南市、山东省及国家“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工作安排、任务落实和技术环节无缝对接。
四、重要举措
《规划》共包括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与形势。对“十三五”时期全区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水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国省市发展环境、市中区自身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市中区的发展机遇,梳理当前市中区水生态环境形势与压力。
2.指导思想。阐述了“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改善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防治,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维护水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四是坚持强化协作,形成合力。
4.规划目标。阐述了2025年与203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从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三个方面设置了五项指标。到2025年,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兴济河、西泺河等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西泺河英贤桥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市控断面全面达到考核要求;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重点河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改善;兴济河重点河段基本实现“有河有水”,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5.重点任务。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四项重点任务。一是从强化工业点源污染防治、深化城市生活源污染防治、开展城市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强化黑臭水体整治与监管等五方面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二是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三方面强化水资源保障;三是从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加强河湖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方面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四是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实行流域智慧化监管、提高水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等三方面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
6.保障措施。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资金保障、强化技术支持与鼓励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规划》充分考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规划任务的落实推进,将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使人民群众直观地感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治理成效、河湖之美。
六、解读机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解读单位: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市中分局
联系人:刘国亮 ;联系电话:0531-8901693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